零售連跌4個月 珠寶首飾銷售減25%自由行豪客失蹤

零售連跌4個月 珠寶首飾銷售減25%
自由行豪客失蹤

【本報訊】政府公佈5月零售業銷貨額按年倒退4.1%,較4月份按年暴跌9.9%略為回穩。不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指「自由行豪客」已銷聲匿迹,估計零售業「陰天未過,冇咁快見到晴天」,上半年總計或首次出現負增長。
記者:鄭柏齡 陳家雄

最新公佈,5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390億元,按年跌4.1%,自2月起已連跌4個月,但跌幅較4月份暴跌9.9%有所收窄。受去年同期金價大跌而掀起的「搶金潮」影響,5月份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的零售總額大跌24.5%,電器及攝影器材亦急跌14.3%。

最新數據顯示,珠寶首飾等奢侈品零售額大減,反而化妝品類別始終較受歡迎。 黃偉傑攝

平價貨品反錄增長

不過,以本土消費為主的零售行業亦相對平穩,如超市、食品類仍分別錄得約6.5%增長,衣物鞋類等亦增長5%。值得留意是,受自由行鍾愛的藥物及化妝品類別增長保持穩健,5月份增幅為8%,年初至今則增長8.7%。
麥瑞琼在電話會議上指出,5月份零售表現比想像中好,但未敢判斷市道是否已見底,「呢幾個月好飄忽,除非(數據)橫行一段長時間,𠵱家好難講見底」。
她又指出,零售業界對佔中、削弱自由行等議題有顧慮,強調「(零售業)陰天仲未過,冇咁快見到晴天」。
雖然5月份訪港中國旅客仍增長13.1%,但麥瑞琼指,旅客多寡與消費力高低沒有太大關連,「𠵱家自由行profile(身份)變咗,由一線城市變到非一線城市,大額單銷聲匿迹」,她補充,香港零售市道多年來「泡沫式」增長,推高營運成本,對業界經營情況感到擔憂。
年初至5月零售總額暫跌0.2%,麥瑞琼認為上半年數據會否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將視乎6月表現,「但6月唔係大基數,要平手有好大挑戰性」,該會暫維持全年零售總額增長5%的預測。

名店拒積極搶舖位

零售銷售額下跌,核心舖位業主誓不低頭。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的銅鑼灣羅素街59號地下G舖,建築約700方呎,現由粵港澳湛周生生承租,月租約220萬元,尚有3個月租約滿期。黎坦言,堅持月租叫價300萬元,租金加幅約36%,雙方處於拉鋸狀態。
黎永滔表示,很多大型品牌承租舖位已沒有早年般積極,「以往呢啲位好早已續約,同時仲有五、六個客爭。𠵱家就得一、兩個客」。
過去一季核心區舖租橫行,根據世邦魏理仕今年第2季物業報告,整體核心區舖位平均每月呎租約693元,按季僅跌0.3%,但按年仍升約2.36%。奢侈品零售商的租賃需求減弱,但其他零售行業包括化妝品及藥房,均是近期核心區舖位最活躍租客。

【內地遊客消費趨減】

林小姐:「已來港6至7次,平均消費金額約1至2萬人民幣,但消費逐漸減少,今次較兩年前減少約30%,可能因為要買的都買過了。」

林小姐

潘小姐:「這次已是第3次來港,主要買一些皮夾、皮包及衣服,大約花了2萬人民幣,之前最高曾花費5至6萬人民幣。」

潘小姐

薛先生:「每次來港花費約3至5萬人民幣,主要買電子產品、衣服、手錶及黃金等,一兩年才會來港一次,每次消費金額有增無減。」

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