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董曉沂新加坡報道】內地財富快速增長,不少外資銀行亦希望借香港涉獵內地相關業務,面對同業華僑銀行收購港銀永亨(302)而加強本港佈局,星展執行總裁高博德直言,星展滿意現時香港規模,無意借收購擴大市佔率,相反,會不斷透過數碼化服務吸客。
高博德表示,未來數年星展將專注發展中港業務,亦滿意於星展(香港)於香港第五至六位的排名,認為該規模作內地相關業務發展的踏板屬合適。他又稱,現時新加坡對星展的收入佔比約為60%,希望未來五年可做到50%,當中香港為其中一個重要發展地。
港銀競爭激烈,高博德亦承認,稱星展在港難與滙豐及中銀等大行競爭,但星展集中發展大企、中小企及高端客戶業務,故分行多寡非勝負分水嶺,反而會積極拓展數碼化,近日更與IBM旗下的數據分析公司Watson合作,希望掌握大數據優勢。
談到數碼新世代,高博德指,阿里巴巴及騰訊(700)早前在金融業略有成績,主因其未有受嚴格監管,但互聯網公司沒有銀行業的傳統功能,如產品及存貸業務優勢,故有信心銀行成功進化將毋須擔心外敵來犯。
人幣業務競爭大
在人民幣業務上,星展約佔整體市場約10%左右,較2011年期望的15至20%低之餘,亦較星展初開展人民幣業務時稍跌,主因期內不少競爭對手加入香港人民幣市場,惟他強調,未來有信心在港保持約高單位數的人民幣業務市佔率。
人民幣現時為全球第二大交易貨幣,高博德認為,星展除香港外,同樣活躍於台灣及新加坡等離岸人民幣市場,有利受惠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星展亦將拓展人民幣業務如定息收入、外滙及遠期等業務。
另外,由於美國的反逃稅法案FACTA本月起實施,星展董事總經理陳淑珊表示,雖然美國並非星展目標市場,但該行亦要守規,故不接受有美國綠卡、護照或公民的私銀服務,只能提供零售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