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去年耗10億元進行保養  東鐵綫表現最差

港鐵去年耗10億元進行保養 
東鐵綫表現最差

【本報訊】港鐵今年上半年以東鐵綫服務表現最差,共發生了六宗延誤半小時以上的嚴重事故。但港鐵否認東鐵出現系統老化,去年更投放了10億元進行保養。而為配合沙中綫工程,東鐵綫正全面更新,包括安裝新訊號系統,加設月台閘門,及訂購全新列車。
記者:麥志榮
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昨公佈港鐵服務表現時表示,今年1至6月港鐵共發生78宗8分鐘以上的延誤事故,當中7宗延誤達31分鐘以上,東鐵線佔了6宗,大部份屬機件故障。
他明白公眾關注東鐵服務質素轉差,但東鐵系統並無老化問題,去年用於維修保養東鐵的成本開支共10億元,比2008年增加了1倍。而為配合沙中綫工程,東鐵綫正全面更新。
東鐵事故以2月份最嚴重,令港鐵整體列車準時率由平常的99.9%跌至99.7%。車務總監金澤培表示,東鐵2月發生兩宗架空電纜事故,起因是新安裝的絕緣體有瑕疵,港鐵已更換全部128個同一批次絕緣體。
金澤培表示,該批品質有問題緣體由英國供應商在中國內地生產,港鐵訂購時已知道生產地在內地。
港鐵會就故障事件向供應商提出索償,但港鐵不可能完全不採用在中國生產的絕緣體,因為現時不少歐洲供應商都已在內地生產,部份型號絕緣體在市場上亦已無其他生產地的產品。

今後每月會見傳媒

港鐵聘請的專家在調查電纜故障事件後,建議港鐵耗資幾百萬元自行在車廠成立絕緣體測試中心,每一批新購買的絕緣體都須經過強度及高電壓性能測試,確保品質良好。港鐵同時亦會加強採購過程的品質控制。
被指與政府合謀隱瞞高鐵延誤的韋達誠昨日承諾會提高港鐵透明度。他表示,聽到社會有聲音要求港鐵就服務及工程提供更資訊,所以決定今後每個月都會舉行傳媒簡報會,親身解答公眾關注的港鐵服務問題,讓公眾可了解港鐵發生了甚麼事。
韋達誠自2012年上任以來,甚少見記者,試過舉行記者會,只在開場時現身,之後便開會為理由先行離去。他在昨日的簡報會上刻意採取輕鬆親善形式,會前走遍全場和記者握手,會後更主動留下來,有問必答,今次相信是因高鐵醜聞而大搞「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