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龍城寨的殘堞斜陽、筲箕灣男女泛舟互唱情歌,皆是戰前香港風景,卻隨年月消逝,後人只能從舊書或舊照片回味往日人情風貌,1938年初版的旅遊書鼻祖《香港指南》便是其一,但早已絕版,近年有人將書影印轉售,有價有市。商務印書館今年推出復刻版,趕及在書展上架,帶讀者窺探30年代的花樣年華。
記者:袁樂婷
今年書展本月16至22日於會展舉行,商務印書館推出多本香港專題新書。已故考古學家陳安哲所著的《香港指南》雖是旅遊書,卻紀錄珍貴歷史,包括九龍城舊城牆等風景古蹟照片及昔日港九地圖。
旅遊書紀錄珍貴歷史
書中亦紀錄當年生活和潮流,如舊制颱風訊號圖案及公共交通價目等,一幅訂做西裝廣告則反映當年時興半軟硬領西裝襯衫。部份設施名稱也改頭換面,如警署曾是巡捕房,消防局則叫滅火局等。復刻版將保留原有內容。
文學與社會環環相扣,香港教育學院院長陳國球率本地學者,花五年時間發掘早期香港文學作品,編成《香港文學大系》。其中將在書展推出的新詩卷及兩冊散文卷,分別輯錄1920至40年代在港發表的新詩及在香港報刊刊載的散文篇章,作品橫跨戰前、抗戰與戰後三個階段。陳國球指,優秀的文學作品必然反映時代,從中可知當時人民如何回應社會發展,借古鑑今,進而思考將來。
另外,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推出《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新增固體廢物、地溝油及霧霾天氣等範疇。總編輯黃燕如透露,新版投資六位數,以擴增實境(AR)技術將部份平面圖化成動畫;並以QR Code連結相關網站,提供跨學科額外資訊,希望吸引愛玩電子產品的年輕人重拾實體書。
今年是商務印書館開業100周年,書展期間率先發售1,000套紀念版禮券,每套售228元,包括圖書禮券及藏書票,封套則有國學大師饒宗頤題字「百年啟智,紮根香港」。在攤位買書滿300元,則可獲贈限量1927年維多利亞城復刻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