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報告:封余卓文刀合理

醫管局報告:封余卓文刀合理

【本報訊】中文大學心臟科教授余卓文被「封刀」接近一年五個月,醫院管理局成立的獨立檢討委員會已完成調查報告。據悉,調查發現余卓文被投訴11宗出現併發症或死亡的手術中,有數宗手術處理方式不適合,以病人安全為由封刀屬合理。
余卓文被七名下屬具名投訴團隊管理有問題,及進行11宗複雜手術病人出現併發症或死亡,包括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及左心耳封堵術(LAAO),指他未接受足夠的訓練就為病人做手術。
威爾斯親王醫院去年2月1日將他「封刀」,之後威院與余曾隔空「互片」。余指已合乎資格進行該兩種手術,威院未審先判;要求由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成立獨立委員會檢視他的手術,但威院數月後才成立委員會,屬行政失當。

部份手術處理方式不適合

醫管局的獨立檢討委員會已完成調查報告,最快未來兩周公佈。委員會詳細審視事件始末,包括涉事信件及電郵;兩名海外專家研究11宗手術過程、成效及余的技術。調查認為該11宗複雜手術中,有數宗手術的處理方式不適合,包括TAVI及LAAO,余卓文須為此負責。但部份手術並沒問題,即使病人出現併發症或死亡,不能歸咎於余。
調查認為威院以病人安全為由,而暫停余卓文進行複雜手術屬合理,但質疑處理程序上有問題,包括封刀後威院成立兩個委員會時間太長,對余卓文未必公道等。封刀者之一的威院前行政總監馮康會被批評。
外界認為報告公佈後,余卓文很大機會司法覆核,故委員會以充份理由達至每個決定,撰寫報告用字時非常小心。早前威院管治委員會曾調查馮康等人,有否行政失當,結果指威院暫停余處理高危心臟介入手術屬合理。香港醫學會自行安排海外專家審視余的手術,結果認為余無醫療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