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捕,奈何以捕懼之(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民不畏捕,奈何以捕懼之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七一大遊行後,由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的預演佔中行動,雖然一如所料最終被警方清場,合共拘捕五百多人,卻證明非暴力抗爭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而本港支持民主運動的群眾力量,基本上接受和支持今次非暴力抗爭模式。換言之,佔中行動條件其實經已成熟,只待佔中三子發施號令而已。
事實證明,年輕一代的政治智慧、政治勇氣和政治道德都在上一代之上。泛民各黨各派和佔中三子顧慮太多,既無領導意志、威信和能力,更脫離民情。連一個規模明顯已超越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人數,至少在七、八十萬以上,宣稱一百萬亦不為過;民陣幾經思量,至晚上十時後,只敢報稱保守估計51萬人,不自覺地與親身參與遊行人士的觀感對立,自絕於市民,便知道再由不思進取的舊有泛民領導政治運動,只會事倍功半。
不管願意抑或不願意,泛民政黨的領導已經完成歷史任務,走到盡頭,是時候交出棒子了。否則時移世易,政治形勢一旦急劇變化,落後於群眾的泛民遲早亦必定會被覺醒的年輕一代取替,無可避免。很簡單,只要中央和特區政府未來拋出一個篩選方案,完全沒有公民提名在內,以學聯和學民思潮及其他邀進組織為核心組成的聯盟,便可足以號召群眾自行佔中,規模肯定會比佔中三子原先預計的多。
事實上,《蘋果》當日做的簡單民調已經說明一些問題。四成一人肯定會參加佔中(用《明報》保守的調查,亦超過兩成);五成五人對中央接納民意,提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方案沒有信心;接近六成受訪者認為佔中會暴力鎮壓收場;八成二人對689政權會為港人向中央爭取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方案不予寄望。這些數字充份說明,港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根本無懼打壓,不要說警方大規模拘捕,即使暴力鎮壓也不會懼怕和退縮,佔中行動可說事在必行。主流民主派和佔中三子不願做和不敢做的,年輕一代和廣大民眾卻無所畏懼,定必奮勇直前。
眾所周知,佔中行動原來的設計只是一場政治博弈,針對中共不敢動武,否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定必毀於一旦而中共損失肯定更大的弱點,進行唬嚇。擅於政治鬥爭的中共亦一直姿態擺硬,由中央到特區政府全線總動員,企圖撲殺佔中行動於萌芽階段。殊不知白皮書一出,殺傷力連本來政治中立和冷感的中產亦覺醒起來。香港的核心價值被摧毀至蕩然無存,面目全非,香港再非絕大部份生於斯、長於斯和活於斯港人熟悉的地方。為保家園,勢將一無所有的港人只能背城借一,不惜代價亦要與強權決一死戰。警方固然不可能拘捕所有港人,中共的解放軍更不可能殺盡所有港人,只要我們無所畏懼,又豈會因中共的恫嚇而對佔中行動裹足不前?
政治鬥爭的決勝要素是意識形態,而非形而下的物資力量。中共窮得只有錢,連港共號稱擁有的龐大群眾也無法動員,只能聘用愛字頭一類流氓和周融之流充當馬前卒。但覺醒的香港人卻已逾百萬,單用一成的兵力,加上群眾自發的鬥爭智慧,不要說佔領中環,癱瘓全個香港亦綽綽有餘。
今次預演佔中的鬥爭,讓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認識到非暴力抗爭完全是可行和有效的。只要我們願意犧牲,民主一定可以戰勝歸來。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