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加,巴士加,連鎖快餐店也加,想不到今屆世界盃16強也掀起「加風」,8場比賽有5場戰至加時,其中有兩場更要戰至互射12碼分勝負,對忠實球迷來說可能是好事,因為足足多了150分鐘比賽時間(未計互射12碼),但也令上班族叫苦連天。
巴西世界盃16強周二進行最後兩場比賽,無獨有偶,阿根廷對瑞士,以及比利時對美國,都是在法定時間悶和0:0,要靠加時階段分勝負,連同巴西對智利、哥斯達黎加對希臘、德國對阿爾及利亞,共有5場比賽加時,球迷額外可多看150分鐘比賽,還未計兩場互射12碼定勝負。
踢至清晨6時半完場
對歐洲球迷來說,他們在晚上黃金時間看比賽,當然影響不大,但對香港等亞洲區球迷而言,就非常辛苦。或者頭場加時對香港球迷影響不大,原本約凌晨2時完結的比賽,延至2時半,球迷吃點消夜或打機,就可以準備欣賞尾場。但以周三凌晨比利時對美國的4點場為例,法定時間在6時左右完結,但因雙方互交白卷,結果需要加時。比利時加時贏2:1,完場時已是6時30分,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原本希望看過尾場小睡片刻才上班的如意算盤打不響,若住所與上班地點距離遠的,甚至只能匆匆梳洗吃早餐便趕上班。
不少商場也提供直播,包括將軍澳東港城,比利時對美國16強比賽4時展開,仍有近百球迷欣賞,但比賽結束後,眾波友也面露疲態,未因比利時2:1險勝而興奮。其中睇至清晨的球迷阿傑,對美國隊出局感失望:「美國後防及門將打得很好,惟前鋒線欠攻力,所以久攻不下,冀望美國下屆可打出更好成績。」比利時球迷Evan就指球隊加時才入波,表現未如理想。
不過,上天總是眷顧勤力的球迷,8場16強比賽,法定時間內竟然只得11個入球,每場平均只得1.375個入球,遠比分組賽平均每場達2.8個少;相反,加時階段共有7個入球,要知道加時上、下半場各15分鐘,即累積150分鐘的加時階段,每21.4分鐘就有1個入球。由於淘汰賽階段,各隊都謹慎而戰,今屆16強賽事共有7場上半場打和,當中6場更是0:0,8場比賽上半場也只產生3個入球;意味球迷如堅持到尾,就欣賞到更多精采入球。
強隊冇勢上盤客損手
從博彩角度來看,「入球大細」、「讓球盤」數據也一面倒;「大細」方面,除荷蘭以2:1擊敗墨西哥外,其餘7場均開入球「細」。事實上,荷蘭對墨西哥一戰開「大」也十分驚險,荷蘭要戰至88分鐘由史奈達追成1:1平手,到補時4分鐘才由亨特拉爾12碼奠勝。
「讓球盤」方面,下盤較旺,上、下盤比例為3上4下(哥斯達黎加對希臘為平手盤),只有哥倫比亞、荷蘭、法國兩隊為上盤客爭光,德國、阿根廷等勁旅甚至法定時間未能贏波,別說上盤,連熱W也泡湯。8強展開,初步形勢也有利下盤,尤其哥倫比亞、法國越戰越勇,無懼巴西及德國。
文:牽牛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