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情況】
咖啡豆漲價推高營運成本,美國咖啡業亦按捺不住,上月相繼調高售價,連早前揚言無意加價的美國星巴克亦改變初衷,上月加入加價行列。不過,有零售商直言,不能簡單的將增加的成本轉嫁消費者,為維持競爭力,加價亦要「就住」。
J.M.Smucker於上月初宣佈,將旗下Folgers咖啡及Dunkin' Donuts的包裝產品價格調升9%。緊隨其後卡夫食品亦宣佈將旗下麥斯威爾咖啡及Yuban品牌價格調高約10%。美國的星巴克上月亦加入加價行列,旗下咖啡店部份飲品價格平均上調5美仙至20美仙,平均加幅不多於1%。至於在當地其他雜貨店或零售店銷售的星巴克品牌包裝咖啡產品,平均加幅為8%。
美國分析咖啡質素的Coffee Enterprises主席Dan Cox指,出售予大型烘焙商如J.M.Smucker等的生咖啡豆價格在過去半年升價50%。此外,根據美國勞工部公佈的5月消費物價指數數據,雜貨店的咖啡價格亦已連續兩個月上升。
售價太貴恐嚇走顧客
不過,即使成本上漲,零售商或餐廳亦不能直接轉嫁予顧客。市場研究公司NPD首席分析師Harry Balzer表示,加價會令顧客買得較少。事實上,路透社早前引述統計顯示,美國成年人有每日飲咖啡習慣的比率,由去年的63%下降至61%,而在家裏沖咖啡飲的比率則由20%增至29%,意味價格因素影響咖啡友的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