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加租等於加價的偽邏輯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加租等於加價的偽邏輯 - 利世民

每年7.1,民主是主軸,但也充斥着形形式式的其他訴求。老實講,我對這些將不同議題綑綁在一起的做法有點抗拒。我有位朋友,每年7.1都會設街站;今年他的組織主題是反對迫金。議題我舉腳贊成,行為我卻不敢認同。
畢竟,政治是尋求最大公因數;混雜越多的元素,只會令越多人感到自己的參與,被政治動物在抽水。坦白講,今年假如不是吳亮星和白皮書,我想人數可以一半也不到。
可悲的事實是香港民主運動,長期被反市場反發展的社會棟樑盤據,民主和反自由市場無辜地糾結在一起,也成為了香港民主跨越光譜佔領大多數的障礙。從朋友的臉書見到有位社會棟樑高舉「餓死領匯」的標語牌;要是爭取普選之後就是鬥地主,也難怪香港有人寧願保持現狀也不願見到民主普選。諷刺是,當北京和港官在動員港人上街,究竟是誰在拖着民主運動後腿?
政治的最基本運作是不斷爭取曝光,像7.1這種場面,有理無理開個街站是常識吧。再深層次一點,就是販賣激情和悲情。據聞,發起「餓死領匯」的那位仁兄,是「拳頭黨」的政治新秀;原來領匯在大埔有個熟食場將會重新招標,新秀代表原租戶,反對引入競爭;並聲言假若領匯執意將舖位開放重租,他會發起罷食,實行餓死領匯。
市場,誰都有選擇的自由,也有權去杯葛。不過,引入競爭對消費者應該是利大於弊,是常識吧?
政治新秀究竟在反甚麼呢?「翻新後就有新租客,新租客出更高租金,租金貴就提高售價,售價高就市民苦。」好多人一生就只有政治,對現實世界卻了解不多。租金決定售價這個經濟盲的偽邏輯,就是一例。其實讀過經濟也好,做過生意也好,都明白賺多賺少,除了看售價,也要看銷量和成本。引入競爭要是換來一些運作得更有效,質素更好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檔攤,政治新秀現在的舉動,不是要餓死領匯,而是剝削街坊得到性價比更高的享受的機會。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