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世盃在美國舉行,不少比賽為遷就歐洲直播時間在正午進行,嚴重降低比賽質素,對球員身體也造成不良影響。今次有「飲水時間」表面看很人性化,但其實FIFA是沒吸取教訓,比賽不應再編在美洲時間正午開始的,而且「飲水時間」其實搞亂了比賽節奏,又或令體能上正佔優的球隊突然失去優勢,這叫Fair Play嗎?
德國變「慌失失奇兵」
法國在巴西利亞面對尼日利亞,現場感覺頗熱。另草地看來沒問題,但開賽後便會感覺到草地底硬,球員常出現滑腳,皮球彈跳比「靚草地」上快;不過這也不能怪誰,適應不同場地本身是球員及球隊要面對的。賽前本以為迪甘斯會把基奧特先放在後備,以作應對天氣的後着,但怎知基奧特先作正選,幸好後備上陣的基沙文也有好表現。大家會發現法國上半場每次取得控球,全隊便高速運作,及至下半場初段體力完全處下風。
下半場初段尼日利亞乘勢而上,以高速運作佔上風,但快了20分鐘後,體能便急速下滑,並在最後階段無以為繼。所以,若在當地下午1點比賽,節奏上絕對需要有準備。
尾場德國無論結構及心態都出現問題,變成了「慌失失奇兵」,難明兩閘不斷失位,「斯文乖乖3組合」幾全無表現,幸而紐亞及小豬表現穩定支撐大局,但面對法國還有這樣的空間嗎?還是表現會快速改善?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主持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