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見到一些庸劣的政客、打手、惡棍、棋子、傀儡,還有「除了老婆仔女,沒什麼不可以賣!」的街市阿嬸,香港人竟被這些人出賣和侮辱,真不服!我們何時開始淪落到為這些人生氣?他/她們不過是「跳梁小丑」。
「跳梁」,影射689之外,還是一種騰躍、跳動、亂舞之姿。「小丑」是卑稱,即使在馬戲團為博大家一笑,亦攝時間之過客,難登大雅之堂。
這詞出自莊子《逍遙遊》。莊周與戰國時魏相國惠施談話,由野貓捕鼠觸網而死的故事演變而來。他道:「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網罟……」
箇中深意不在本文討論。不過見那些野貓狼狐,隱伏起來伺機獵取自由活動的小動物,東竄西跳不避高低,往往觸到機關,死於網羅之中──比喻猖狂搗亂,又不自量不入流的壞人。他們品格低下無真才實學,為了個人私利不可告人之目的,搗亂破壞出出風頭,往往食言而肥事敗丟人,亦暴露了自己的醜惡嘴臉。
但在古時候,這些賤人小丑都有報應,為什麼今時今日趕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