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在保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原則指引下,中央對港政策開始了激進化轉向。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共不能犯顛覆性錯誤;政協主席俞正聲更指「香港不能成為顛覆大陸制度的橋頭堡」;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宣稱「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主權」。這個從四人幫時代的「全面專政」脫胎而出的「全面主權」,如今升級為白皮書對香港的「全面管治」。
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旨在「雙管齊下」:一是對香港新生的民主政治空間實施打壓,二是企圖對香港原有的法治體系進行瓦解。白皮書將香港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納入治港者範疇,同時要求治港者主體是愛國者,必須效忠國家,接受中央政府的全面管治和監督。若依照此荒唐要求,舉世矚目的香港司法獨立體系將蕩然無存。
6月27日,近1,800名退休法官、律師、大學教授及法律系學生身着莊嚴象徵的黑衣舉行靜默遊行,抗議白皮書違背《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倒行逆施。遊行隊伍中,有九位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參加,除了少數現任法官和政府官員的前主席外,八十年代以來香港大律師公會的前主席們幾乎全數參與遊行,人心所向,法心所向,不可阻擋。
梁愛詩為白皮書辯解,稱香港的司法獨立有制度保障,法官只要憑事實憑法律審判就是愛國,並說白皮書內容不會成為法律。然而,內地的權力邏輯完全不同,所謂愛國就是不能與中央對抗,就是奉行國家無罪錯的司法立場,為了維護一黨專制,可以不憑事實、不憑法律辦事。內地由中共「領導立法」,法律成為政治的婢女,若實施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一元獨裁政治的全面管治就沒有可能。
近日,在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香港白皮書座談會」上,該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將白皮書抬高為與《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同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在中央眼中,白皮書就是將付諸實施的政府文件。治國治港,毋須法律,即使梁愛詩稱白皮書內容不會成為法律,又何以能消弭港人對中共干擾司法獨立的恐懼?
回歸以來,港人的民主意識日益增強,體現了脫殖化過程的歷史必然,也迎合了《基本法》承諾高度自治的現實需要。換言之,香港的政治化應該是一種走向成熟的選擇,但由於大陸政治是處於一黨專制之下的非常政治,其權力模式源於少數人黑箱中的政治決斷,與港人期待主權在民的代議制常態政治是南轅北轍。內地大量的權貴腐化、社會不公、誠信潰敗、對人權和言論自由越演越烈的壓制,讓港人看到中共政權自命是合法的(Legality),但不是正當的(Legitimacy),其治理或許是有效的,但不是公平的。用這樣的權力模式對自由多元的香港實施全面管治,將是一場世紀災難。
香港的民主政治向上發展的空間有多大,是如何向前走的問題,存在諸多不明朗因素,以至於有泛民派人士宣稱,若無真普選,不如拉倒,原地踏步。需要提醒港人的是,法治是保衞香港的底線,這個底線只有不被中央全面管治的一元政治瓦解,自由繁榮的香港才不會向下淪陷,多元民主政治才有發展的基礎。否則就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將面對後退的可怕結局。
香港會不會成為顛覆大陸制度的橋頭堡?具有戰爭常識的人應該知道,橋頭堡多是防禦性的。近日內地有公民在鬧市區公開拉起了「香港要公投,湖南也要公投」的橫幅,支持香港公投。有網友譏諷《環球時報》隨意代表13億中國人:「香港這個地方都說是高度自治,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決定自己人的事情,跟大陸有甚麽關係?」應該承認,香港就是橋頭堡,但並非為顛覆大陸而建,而是為了抵抗大陸無約束、無制衡的權力侵襲而設,法治的香港不容顛覆,不但是此次遊行的1,800位法律人的呼聲,更是700萬香港人的神聖職責。
沈舟
獨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