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見面,說近來有新搞作,不是一個,是四個,同時開四個。
本來是問我對其中一個的意見,我的唯一意見,是不要搞四個。就如老婆,兩個都太多,何況是四個。
同時搞多過一個項目,乍聽好似好奇怪,但我認真回想自己過去幾年,不禁抹一把冷汗,原來一直以來,我都同時掌舵超過一個項目,當然,大部份是實驗性質,但不代表不花時間。直到兩年前,先識得全心一意,百份百專注掌舵現在的項目。
之前說過,搞startup第一大危險,是中接job毒,好少人抽到身,轉型做得好自家產品。而避得開接job毒的團隊,最大的危險,我會話是貪心,同時搞多一個項目,跟接job的問題一樣,一分心就好難贏。
大包圍以多取勝
我估,貪心是一個階段。第一階段,覺得世界無新事,無業可創,有得撈的東西,都被誠哥財團巨無霸等等霸住來做。第二階段,忽然戴上創業人眼鏡,天天有新事,處處是商機,巨無霸轉身慢,一個個落後跌低,等被取締。第三階段,是雖知外面商機大把,但只專注眼前的,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
第一個階段不會創業,通常初創業的都是第二階段。自己觀察,創辦人從第二進化到第三階段,需時幾年,親自跌過撞過才會領悟,好友多年來一直同做幾項,直到一年前生小孩,決定只專注最賺錢那一項,結果半年不到,營業額翻了三倍。也有不少人,一直停在第二階段無進化過。
貪心,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一個主打,不知哪一個項目會跑出,於是大包圍,希望以注數取勝。另一種,明明有一個主打,有點成績,但遇到樽頸,X年之癢,覺得隔籬飯香,這一種最易錯到得不償失。當然,幾時跳船幾時堅持,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我估,整體來說,比較多時候,不跳好過跳,因為一時軟弱,覺得前無去路,就會偏向想跳。
樽頸是意志最脆弱,最易心猿意馬的時候,一旦重回搜尋狀態,上上TechCrunch,走去甚麼科技論壇散下心,聽見人家講最新潮流聽到熱血沸騰,忽然覺得自己手頭上的項目是黃面婆,好容易就會興奮地開個新項目,同自己講只是實驗一下,但分心就是分心,事情就這樣出了軌。
開新項目之前,停一停,諗一諗,假設無論如何不準開新項目,要繼續專注手上的,可以怎麼行。現實裏,通常面前總有去路,只不過要轉個彎先見到罷了。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