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一周年 學者質疑成效六成「白居二」棄入市

實施一周年 學者質疑成效
六成「白居二」棄入市

【本報訊】每年容許5,000個符合白表資格人士免補地價購買居屋(俗稱白居二)於去年推出,市民一窩蜂去搶購,樓市猶如火上加油,居屋都變豪宅,呎價竟近萬元。熱情過後,不少市民恐防「摸頂」入市而卻步,該政策實施一周年,5,000個名額入市率不足四成,成效遭質疑。
記者:朱連峰 陳家雄

首批2,500個白居二名額於去年1月樓市最火熱時接受申請,接着於6月批出「購買證」後陸續瘋湧入市,隨即㷫辣樓市。6月全港錄得多達494宗居二買賣,成交量比起未有措施前的一個月急升近兩倍。
因應需求增加,一個未補地價居屋,呎價逼近萬元。港島筲箕灣東濤苑,D座高層實用516方呎單位,去年7月以505萬元「天價」易手,呎價高達9,787元,成為全港史上最貴免地價呎價居屋王,造價媲美豪宅,事隔近1年,該宗「天價」紀錄仍未被打破。

白居二推出初期,曾吸引大批市民入市。 資料圖片

市民怕買貴 熱潮冷卻

隨着居屋價急升,市民怕買貴而放棄入市。房委會數據指出,5,000個白居二名額,截至6月中,共批准當中約1,870宗「提名信」,即代表他們已經入市,即放棄入市率逾六成。期間居二市場錄得近2,900宗成交,白居二佔當中約65%。入市熱潮見冷卻,去年首批2,500個名額中,2,100人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當中,獲批「提名信」即已入市佔1,180宗,比率56%;今年次批成功申請人中,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約1,870人,已入市獲批提名信約690宗,入市比率回落至36%。

擴居屋入息上限更佳

部份居屋樓價更開始插水。本報統計全港十個較熱門居屋,其中四個出現跌價,牛池灣嘉峰臺跌幅最多,平均呎價由去年6月6,925元,跌至近月6,559元,跌幅逾半成。大角嘴居屋王富榮花園亦跌近3%。惟細價居屋仍搶手,天水圍天盛苑過去一年樓價升近11%最勁,馬鞍山錦豐苑亦升5.4%。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樓價呈下跌趨勢,令白居二申請人睇淡後市,不敢貿然入市。他稱:「真正有幾多人需要呢個計劃呢?數字反映,市場消化唔到。如果用唔晒啲名額,反映呢項計劃不受歡迎,暫時睇無留底嘅必要。」
對於有意見認為,白居二政策延續,始終可惠及某一個階層,莊太量建議,擴大居屋入息上限更可行,「現時月入五、六萬可能都買唔起私樓。時代要變,又有通脹,以前居屋入息上限是三、四萬,現時咪月入五、六萬囉!」

【市民心聲】

加建居屋

公務員楊先生:「近期細價樓價格明顯反彈,認為政府應建居屋及積極搶地助80後置業,但會考慮入市。」

楊先生

辣招無效

區內住客陳先生:「已於藍田區入市,近期一二手市場氣氛旺,反映有需求,但政府的樓市辣招幫助不大。」

陳先生

【7.1上街】 自己政府自己揀,直播7.1大遊行:
http://71.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