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提出聯網發電方案激起港人對能源自主憂慮,有能源學者指港府早在2008年將能源自主交予中央是錯誤決定,時任特首曾蔭權突然與國家能源局簽訂《能源諒解備忘錄》,決定未來20年西氣東輸天然氣,每單位天然氣高達18至20美元,是全世界最貴。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建議仿效新加坡,增加本港能源儲備,從各地採購液化天然氣。
08年與中央簽約棄自主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指,90年代香港已從崖城輸入天然氣,其時佔本港發電能源比例低。2008年中電提出興建逾百億造價的液化天然氣站,但港府與內地簽約,決定未來20年供港核電和天然氣有增無減,迫使中電擱置計劃。他指當時政府突然簽約,各界對此「走漏眼」,若今日提出有關計劃定必引起巨大爭議。
梁繼昌支持本地發電方案,他提議天然氣供應多元化,不單依賴西氣東輸。他指目前在國際天然氣市場,美國開採頁岩天然氣每單位僅4美元,遠較西氣東輸便宜。新加坡除了四條從馬來西亞和印尼的離岸天然氣管道,亦有興建液化天然氣站,容量逐步增至900萬噸。
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表示,《備忘錄》令供氣來源單一,氣價亦屬世界最貴水平。他建議港府仿效「戰略油庫」般儲備天然氣。但他估計,外國液化天然氣輸抵本港每單位價格達14美元。
古偉牧引用台灣經濟部能源局數據,進口液化天然氣每單位價格12至15美元,只較西氣東輸略為便宜,他指《備忘錄》至少確保穩定氣源,若再興建新天然氣接收站,基建造價或逾200億元,最終經濟效益未必大。
【7.1上街】 自己政府自己揀,直播7.1大遊行:
http://71.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