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塞隆拿帶起,進攻三叉戟已成為世界潮流,論名氣,或者巴西的尼馬、費特、侯克組合,阿根廷的美斯、阿古路、希古恩最強,不過「雄雞」法國的8、9、10組合,集速度、身高、射術於一身,同樣是不能小覷的三叉戟。
賓施馬任左翼有驚喜
法國臨開戰世盃前,有中場主力列貝利因背傷退隊,教練迪甘斯立即想出兩個應變方法:提升皇家蘇斯達中場基沙文為正選左翼;另一方法是將賓施馬移任左翼,安排基奧特為正選前鋒。對瑞士一戰,迪甘斯選用後者,效果十分成功,球隊以5:2大勝之餘,賓施馬對新位置也相當適應,交出1個入球2個助攻。身穿10號球衣的賓施馬與過去法國經典10號柏天尼、施丹這種中場指揮官不同,他屬衝刺型前鋒,不過勝在腳法、護球能力不弱,也樂於助攻予隊友,墮後至左翼,更有利他的大步推進。
在阿仙奴屢成敗家仔的9號仔基奧特,在國家隊表現較為穩定,對瑞士更顯示他的速度,奔跑半場助攻予華布拿攻入第3球;基奧特身材高大,為球隊增添制空力,法國隊有賓施馬等目標下,也讓他踢得比在阿仙奴時舒服。
論腳法,華布拿或及不上拿斯尼,不過他更有資格穿上8號球衣,這頭矮腳虎沒有花巧,簡單的高速盤球及傳中,已是法國右路一大殺着,更重要是他可謂迪甘斯「契仔」,樂於接受教練指點,當然比常常與教練鬧不和的拿斯尼更好使好用。文:牽牛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