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重要契機(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7.1重要契機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近80萬人投票,證明港人要求落實普選的巨大聲音,也是發出對中共17年來所作所為的不滿。一直以來,港人並不是對中共侵害「一國兩制」完全無知,但中共過去只做不說,港人或仍能裝作看不見中共的野蠻。白皮書就如中共清楚向港人宣告「香港也是大地在我腳下」,敲醒港人終要面對中共的橫蠻無道。
港人不滿「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斷受到侵害,而中共又只會批評港人對「一國兩制」理解有誤,香港和中共的立場南轅北轍。大多數港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源於1982-84年中英談判期間,鄧小平承諾「『回歸』只是換支旗、換港督、換駐軍,其餘的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但中共的立場就是「一國」為先「兩制」為後,甚至認定對香港插手是天公地道。
要清楚中共的立場,還要留意國內民眾對香港的批評,乃因中共在國內只強調「香港回歸了『祖國』」而不提實行「一國兩制」,使他們對香港還講粵語、用港幣,甚至奧運會「竟然」有香港隊,都認為是中央予香港的恩賜。這種思想,不單是因為中央集權專政的制度,更是因為中共懼怕中國民間質疑「為何只讓香港有不同、有民主,卻不讓十三億人可以」,權力受到挑戰。
事實上,《環球時報》的「也沒十三億人多」言論,本欲是向佔中公投施壓,卻可笑地換來中港台三地不約而同以「中共有膽讓十三億人公投嗎」反詰。更有湖南人聚集支持香港、拒絕與中共同謀,反映只要港人把握每一個表達不滿中共的機會,都會對中共構成相當的政治壓力。
鄧小平當年明言希望透過香港作出示範,以達成兩岸和平統一的目標;然而,17年來在香港發生的事,已經使鄧小平的盤算失效。不過,金錢利益的確非常吸引,引誘香港的政、商紛向中共投誠;如今又向台灣政客、商賈,特別係親國民黨的一群,使出同樣的手段。這說明中共已把鄧老的「訓旨」忘得一乾二淨,甚至是認定毋須再用香港向台灣作出示範。既然如此,港人有需要向台灣人民清楚說明中共如何透過經濟等手段摧殘香港,甚至擴展至鄰近受中共拉攏的國家,例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打斷中共對他們的圖謀。
佔中公投可算是初見成效,明日的7.1遊行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契機,向中國、台灣和星馬,以至國際社會表態。既然中共的野蠻已搬到台前,港人更要好好把握這次施壓機會。但長達4公里的「長征」耗用大量體力,炎熱天氣下市民該作好充足準備。即使衡量過個人能力等因素,而打算在終點等候參與集會,也是可以考慮的,但絕不能躲在家中甚麼也不幹。
最後,筆者認為得向7.1仍要緊守崗位的,尤其是從事交通運輸的港人表示尊敬,始終遊行、集會對他們構成影響;但相反的,也請司機們理解上街的人也只是希望香港能擺脫中共極權,將來有更美好的生活。至於在執行維穩任務的執法人員,港人要理解他們也只是「為保飯碗」之餘,更應該抓緊「香港就是講法律、按規矩做事」的社會價值,要求他們不盲目做事、依法拒絕上級要求違法執勤的指令。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