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回歸前移民外國,今天回流,他看見今天的香港,一定接受不來。回歸不過十七年,香港已是另一個模樣。
事情發生的速度太急促,白皮書引來司法界以至公眾巨大的反對,與此同時東北發展又像一個壓力煲。此城像一條愈拉愈緊的橡筋,快要斷了。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吳亮星強行通過東北前期撥款,公然違反議事程序,令人看傻了眼。一夜間,整個facebook給人洗版。連平日溫文爾雅的女學生,都憤怒得說粗口。
七一前夕,政府素來都小心翼翼,不會觸動民憤,反而處處撲火。有時給你一些甜頭,像本來一簽無限行的深圳戶籍,一輪拉扯後變成一簽五十二行,算是回應了市民的訴求。
但民憤如此大,區區一個一簽五十二行,未能「止咳」。另一邊廂,東北撥款強行通過,甘冒激發更多市民上街之險,更令人疑惑,官員到底在想什麼。
我的學生在facebook說,遊行沒用,用文明手段對待不文明的人,只是徒勞。已走了這麼多年,情況卻愈來愈壞,無力感很大。這些都是關心社會的好學生,但愈關心,愈失落。那些掙扎,我完全有共鳴。
近年的七一,我都有問「行完又點?」。然後再反問自己:「唔行又點呢?」那個身影會顯得更有智慧嗎?當權力集團張牙舞爪而你不吭一聲,正正是向人宣告:「沒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