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仁愛圍流動小販能在三角空地固定擺檔,原來是群起「公民抗命」的成果。根據檔主口述歷史,仁愛圍一帶自1966年已有人擺檔,最初十數年均需「走鬼」,否則被市政人員抓到會被罰款;後來小販管理隊接手管理,執法更嚴厲,80年代時更「日日企喺度唔畀開檔」。
被控阻街 輪流交人
當局趕盡殺絕下,60名檔主把心一橫,天天「佔領觀塘」集體推車開檔被捕,結果逼爆警署,當局惟有讓步,劃定地方容許他們每日上午固定擺檔。不過,小販於90年代仍要面對被控阻街的境況,遂決定每日「交人」,輪流安排兩至三人交由小販管理隊檢控,罰款則由大家攤分負擔。但此舉惹來官非,小販與販管隊人員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結果19名販管隊人員入罪,小販則脫罪,並擺檔至今。
仁愛圍小販出名團結。玲姐指,當年60名小販一起開檔,仁愛圍路窄位置不夠,「結果輪流開檔,有啲叫車去第二度擺,第二日先返嚟,我仲以為會打交,點知又冇事」。至於近年只餘下近20車仔檔,會自動安排每日輪位,「路口位置人流多,生意會好啲,我哋會每日調位,等每個小販都有機會喺街口做生意」。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