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工時長、壓力大,要維繫美滿家庭不容易。香港大學護理學院主任羅鳳儀表示,家人之間見面時間有限,懂得正面溝通很重要。家人爭吵時要避免語言暴力,即講「你冇用」、「點解講極你都唔明」等侮辱性說話,夫婦口角時最忌「翻舊賬」。家庭關係不愉快會帶來沉重壓力,甚至增加情緒病風險,不容忽視。
記者:梁麗兒
羅鳳儀表示,與家人關係差,甚至發生家庭衝突或暴力,如無好好處理,有機會誘發情緒病。過往也曾見到不少婦女因家庭問題,甚至遭受家暴,導致出現抑鬱症。另外,曾有針對夫婦關係的研究發現,若女士與丈夫關係不愉快,她們比其他婦女,較多出現抑鬱症狀等情緒問題。
她一直推行多項家庭和諧計劃,其中舉辦的健康講座反應踴躍,令她大感意外。有不少參加講座的婦女表示受家庭問題困擾,包括婚姻危機、家庭經濟、子女成長問題、婆媳糾紛等。多數個案並非涉及肢體上衝突或家暴,而是語言暴力,如與家人發生口角、爭執,甚至冷戰、不瞅不睬,互相「黑面」,也十分傷感情。
育兒問題最易引起衝突
與家人相處屬一門學問,切忌諸多挑剔,用批判性態度,說出刻薄、帶攻擊性的說話,都會傷盡配偶與子女的自尊,破壞雙方關係。
夫婦爭吵翻舊賬、互相指控也是另一大忌,「好多人鍾意講『點解以前唔係咁?』,以前發生嘅事,一係寬恕、一係忘記,兩個人相處唔會係100分,翻舊賬或者人身攻擊,講咗出口都收唔番,無論男女都會記喺心,令日後關係好難挽救」。
培育子女問題最容易引起夫妻衝突,她指出,夫婦成長背景各有不同,對培育子女存分歧屬正常,「要明白大家覺得邊樣嘢重要,放上枱面傾和協調,唔好各有各講,要真心聆聽。如果目標要仔女攞滿分、入名校,咁做唔到點算呢?呢啲問題都要商討」。
婆媳關係也是家庭衝突其中一個導火線。她說,婆媳如不能融洽相處,最終只會令丈夫或子女成為爭拗的磨心,建議雙方宜進行正面溝通,少講批判、晦氣說話,以保持良好的關係。
家庭之間一旦爆發衝突,「火遮眼」一剎那,都難以互相諒解或向對方認錯。當事人不妨先冷靜,進行深呼吸,然後數三聲,去廚房飲水,甚至靜靜地沖一杯茶,讓雙方先冷靜下來,再建議找另一合適的時間或日子,商討問題較佳,避免「講多錯多」帶來的破壞。她指出,融洽家庭並非必然,多讚賞、多諒解、多關懷家人,都是融洽相處之道。
夫婦建設性溝通錦囊
「你遲返屋企,我好擔心,係咪有原因令你遲咗返?」
「係咪有心事,不如一齊食飯,你唔想講唔緊要,等你願意同我分享再講我知啦!」
「不如我哋分工合作,你去教阿仔做功課,我去吸塵啦!」
「我𠵱家覺得好煩惱,不如大家冷靜後先傾好嗎?」
「我喺出面做嘢都好大壓力,知道你喺屋企做家務都唔容易,不如大家傾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家庭和諧研究組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