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英語:一班一老師 - Piers Darkins

跳出英語:一班一老師 - Piers Darkins

依我個人之見,我認為老師除了應該擅長於他們所教的專科,亦要肩負起教導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的責任。撇除學科成績,香港的學校比外國學校所缺少的,是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顧。這問題的根本,要歸咎於「一科一老師」專科專教的制度。
所謂一科一老師,意指英文老師只教英語,另外一位老師只教數學,再另一位老師負責教中文等等,大部份正在閱讀此文章的讀者,相信對香港小學這種授課制度並不陌生。然而,在大部份西方國家,這是中學所行的制度。在歐洲和部份英語國家,它們的小學皆採用「一班一老師」的授課方式,並不會以一科一位專責老師的方式教授小學生,即是說,每班的班主任會負責教導全班同學所有的科目。
專科專教有其好處,學生可得到該專科老師較全面的專業知識。若我們只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那專科專教其實很理想。但專科專教並不能讓老師和學生建立親密的關係,因為老師要把注意力分到很多不同班級的學生身上。
我認為在小學以「一班一老師」的制度去教小朋友是較恰當的方法,因為此制度能使小朋友習慣老師的一貫教法,不會無所適從,此外,亦能建立親密的師生關係。貫徹而穩定的教育方式對此階段的學童相當重要,他們會清楚班主任所定的規則,不會因各個老師有不同要求而感到混淆。
這樣子可以讓學童更清楚明白,若他們不守規則,會得到甚麼懲罰;而做得好的話,會得到甚麼獎勵。孩子會因而更有安全感,身心以及交際行為亦會更為成熟。老師每天都跟同一班孩子相處,會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更合適的反應,且更理解孩子強項及弱項。這樣一來,孩子的學業雖未及專科專教好,卻有助他朝多方面發展。
小學應教授孩子每個科目的基本知識,並把他培養得更為全面,讓他準備好面對更多的成長挑戰。

(文章由英文原稿繙譯)

作者:Piers Darkins

三女之父,本地小學外籍資深英文教師;其妻為人氣博客Yennie,以一篇「不上Playgroup」網誌在媽咪界打響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