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覺度:先敬孩子,後敬羅衣 - 康婷

愛的覺度:先敬孩子,後敬羅衣 - 康婷

女兒幾年前已有選擇穿甚麼衣服的自主權,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完全沒有危險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創意的機會。有天我們一家外出在等升降機之際,她爸爸吊高眉頭好像有點難以置信地問女兒:「那件披肩以前不是一條裙子嗎?」女兒對爸爸細心而準確的觀察非常滿意。那件所謂的「披肩」其實是一條吊帶長裙,長高後女兒將它變成一條半身裙,到連當半身裙也嫌太短時,女兒再讓它轉型做一件披肩。「你喜歡嗎?」女兒自豪地問。「喜歡,我很欣賞你的創意!只要你感覺舒服就好。」
除了有機會創作外,最希望她學會的道理是:衣服只是表達自己的方式之一,絕不該單靠它判斷別人性格或內心。雖然俗語謂「先敬羅衣後敬人」,衣着打扮代表身份象徵,但我和丈夫卻不希望女兒以這種意念建立價值觀,我們希望她對自己所選的衣服有信心,不易因為別人的批評而質疑自己的決定。女兒有時確會揀選一些令我驚訝的打扮,但我會緊記要尊重她的個人選擇,就算別人看見女兒衣着打扮後判斷我這位媽媽的品味,那又如何?有天她和表妹走入化妝品店,一小時內試盡各式各樣的眼影、胭脂和唇膏,當她倆走到我和妹妹面前,我們還以為化妝色板在她倆臉上發生爆炸,所有可以想像的顏色和化妝品都能在臉上找到。她們兩個漠視旁人的眼光,充滿自信問:「你喜歡嗎?」縱使店內的客人都盯着這兩個彩虹臉,我和妹妹卻沒有絲毫尷尬,更沒有向誰作解釋,我倆只是笑着回答:「喜歡!非常欣賞妳們的創意,而且看得出今次探索了新的顏色配搭。」
我希望讓女兒在充滿愛和具備支持的環境內開始建立自信,到將來她要面對同學或同事的批評和壓力時, 也許會有多點力度堅持自己的決定。最近我們一家去外地旅遊,到達目的地後,我們跟一位住在當地極愛打扮的老朋友在酒店大堂會面,她笑到瞇起雙眼問女兒:「哎喲!看你那套特別的裝束!小寶貝,你到底穿甚麼呢?」我知道朋友對女兒所穿的服裝有意見,我觀察女兒的回應,她只是聳聳肩膊,然後便往酒店大堂的玻璃梯上奔跑,我即代女兒以一個微笑作回答。第二天我們約了同一位朋友在一家餐廳晚膳,女兒選了一件彩色t-shirt加藍色棉料的原子褲配橙色人字拖鞋,朋友看到就嘗試用最不帶批評的語氣說:「寶貝,姨姨很久沒買禮物給妳了,明天我們一夥人去購物,買些漂亮新衣給你!」女兒繼續以聳聳肩膊作回應。晚膳中朋友一直談及她對「人靠衣裝」的理論,女兒最後忍不住溫柔地回敬一句:「姨姨,the heart比外表重要。」話題就此終結。我對女兒禮貌而堅定的回應感到安慰,她可能控制不了別人用「以貌取人」的態度看她,但起碼她的態度是先敬了人,然後才敬羅衣。

作者:康婷

曾是一間頂尖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層,科技網創業者,現在選擇做最熱愛的工作:家中一腳踢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