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一九五五年的《惹火尤物》,就是那部令碧姬芭鐸榮升法國最搶手土產的《上帝創造女人》,在豪客尚未懂得成群結隊前往春天百貨消費的時代,移船就磡臣服了全球異性戀男,要他們硬便硬,要他們軟便軟,讓他們澎湃的精力找到準確的投射目標,連既不標準亦不好女色的影迷,也驚嘆人世間竟有那麼問心無愧的淫蕩。因為當年不曾擠在油麻地或灣仔的黑暗空間慰藉賀爾蒙,直到很後期我才知道它的香港正式譯名,可是二手資料畢竟缺乏親身經歷的刻骨銘心,一轉頭就忘了,寫稿時必需鄭重其事上網翻查。這方面Play It Again網站真是再生父母,只要你肯攤大手板,大部份時候都有得着,站長麥先生還會不辭勞苦私信解答疑難,教人感激到涕淚縱橫。
順手查看芭鐸作品年表,歡樂了整整一個晚上。費煞苦心挑逗觀眾想像力的名字,在《奪命西》赤裸裸奔馳的時刻,恐怕有人嫌小兒科的,但那種帶點矜持的鹹濕,簡直徹底示範cock teaser失傳的藝術。「尤物」一夜之間成了BB企業公司專利品,系列包括《青春尤物》、《魔鬼尤物》、《痴情尤物》 、《風情尤物》和《挑情尤物》,幸好她退休退得早,否則老老下《痴呆尤物》一定走唔甩。直擊要害的有《春色無邊滿綠波》,陰陰濕濕誤中副車的則是《紅粉鐵騎》,引得醉翁們興致勃勃操進戲院,不曉得結果是磨爛櫈抑或割爛櫈。最犀利是那齣《真相》,居然譯《碧姬芭鐸浪漫史》,一般電影明星為排名可以爭到頭崩額裂,她不費吹灰之力乾脆霸佔片名,賣錢的程度毋庸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