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萬億元市值的阿里巴巴終敲定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而非主打科網股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間接助香港保持全球集資額三甲地位。會計界認為,第二季香港集資額排名介乎全球第三、四位,並料下半年新股動力依然不減,令港交所(388)今年全年集資總額,有望力保三甲位置。
記者:馮健鏗
阿里日前更新招股書內容,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BABA」,成為紐交所歷來規模最大互聯網IPO,市傳最快會在8月初正式招股,計劃集資最多200億美元。
市傳8月8日上市
有消息指,「BABA」除了是「巴巴」的譯音,還是「8」之譯音,取其意頭,而盛傳於8月8日正式掛牌,希望阿里能夠「發發」。
就成功引入阿里,紐交所的一名女發言人發表聲明稱,「我們參與了一次全面且慎重的交易所選擇過程,我們歡迎阿里巴巴集團進駐紐交所,加入我們這個世界頂尖公司和領先品牌的網絡」。
納斯達克發言人則表示,「阿里是一家非常棒的公司,我們希望他們在進行IPO時一切順利」。
與大部份中資科網股不同,阿里今次沒有選擇納斯達克市場,有會計界人士認為,主要是阿里信奉「名牌」,「始終紐交所先係大板(Big Board)」。事實上,外電指今年在紐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已達20家,納斯達克卻只有16家,進一步加強紐交所「一哥」地位。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則估計,截至五月底,港交所(388)集資額約為588億元,排名全球第四位,而第三位的納斯達交易所集資額則約623億元,僅次於紐交所及倫敦證券交易所。
港本月集資共200億
由於香港與納斯達克交易所集資額只相距約35億元,加上本港6月份有近30間新股趕上市,合共集資約200億元金額,估計2014年有望將納市踢出三甲,「香港一定有得追」。
京東、新浪微博及迅雷等中資科網股紛紛去美國掛牌,歐振興認為,主要是美國對中國概念股的看法比往年有改變,估值不算差,以及美國有較多基金專注投資科網股,「香港主板上市盈利要求或市值要求,唔係隻隻科網股做到」。
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合夥人陳朝光則較悲觀,香港今年排名會介乎全球第三、四位,只能排在紐交所及納斯達克之後,估計下半年沒有「大刁」,只會有2至3隻集資超過100億元的新股。但他形容,下半年新股市場仍具動力,指傳統9月至11月一般比較活躍,有望持續上半年5至6月的動力。
由於聯儲局收水步伐與市場看法一致,股份未見大幅調整,加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有信心GDP保持7.5%,有基金經理指出,外圍因素明朗化,相信下半年新股市場仍然熱鬧,預料下半年的大型新股有萬洲國際、廣匯汽車、中國廣核及北汽等等。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