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追蹤軟件恐用於政治監控

新追蹤軟件恐用於政治監控

【本報訊】港大研發應用刑事偵測的智能軟件,可識別、追蹤監控影像中人物動態和路線,主導開發的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俞益州指,軟件節省翻看閉路電視的時間和人手,提高破案效率。他透露已有政府部門協助測試。但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擔心中立技術未來或被濫用,成為政治監控工具,建議研發團隊與私隱專員聯繫。

倡私隱專家參與研究

項目獲創新科技基金資助近500萬元,經兩年研發。協助研發的馮志強博士解釋,軟件可自動除去監控影像的空鏡,只檢視有人出現的部份,亦能收集指定人物的形態、衣着顏色及隨身物品等,識別及追蹤不同目標人物在各影片的行走路線,辨識準確率達九成。
系統另一創新之處是只要拍攝四周環境,就可還原3D模型,再投放指定人物片段重演事件,閉路電視數目越多,越可自由改變觀察方向及距離。
俞益州強調,系統並非任人使用,希望予司法部門內部使用,加快查案效率和重組案情,避免憑肉眼逐一查看所有監控錄影。他透露,已有政府部門協助做最後測試,預計最快1年後推出使用,團隊未來研究加入身材、姿態等協助辨識人物,提高準確度。據了解,警隊、海關、機管局和保安公司上月有出席介紹軟件的工作坊。
羅沃啟指,技術本身是中立,用得其所可協助查找恐怖分子、加快破案。但落入不尊重人權的政權和不法分子手裏會被濫用,「如果有心去做,會成為政治監控,包括呢個人喺邊個示威活動出現、喺示威活動做過乜呢、同邊啲人走埋一齊呢?」他提醒研究團隊應聯絡私隱專家和私隱專員公署,考慮人權和私隱等問題。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