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內地貸款2.9萬億按季增一成 穆迪憂信貸惡化

港銀內地貸款2.9萬億
按季增一成 穆迪憂信貸惡化

【本報訊】金管局發表6月季報,首次披露本港銀行業對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總額(包括貿易融資),較去年底增10.73%至今年首季末的2.87萬億元。綜合市場分析,相信中資銀行佔相關貸款比例較多。評級機構穆迪憂慮內地信貸狀況惡化,昨將香港銀行體系未來12至18個月展望維持負面。
記者:董曉沂 黃珮琳 周燕芬

內地自去年鬧錢荒,中國企業擴大海外借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標準普爾早前關注,香港銀行是否過多借貸給內地企業,然而金管局過去不定期公佈有關數字,今次首度在季報詳細列明內地貸款的分佈。對於中國內地相關貸款按季增一成,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香港作為中國企業往海外擴展的主要融資平台,而內地經濟高速增長自然會帶動內地相關貸款上升。

金管局披露本港銀行業對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總額,較去年底增一成。圖為金管局總裁陳德霖。

佔總資產14%恐太集中

市場關注本港銀行業對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的問題,竑策投資顧問董事陳寶明指出,今年首季中國的經濟增速只有7.4%升幅,故本港銀行業期內對內地貸款較去年底升10.8%屬偏高,佔總資產14.4%亦似乎過於集中向內地借貸。
本港零售銀行首季末不良貸款率為0.46%,較去年底的0.48%輕微下跌。金管局早前公佈,去年底止內地相關貸款不良貸款率為0.25%。假設內地經濟轉壞,導致本港銀行業對內地相關貸款不良貸款率升至1%(內地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一直在1%左右),以今年首季末相關貸款總額2.87萬億元推算,本港銀行面臨潛在不良貸款額高達286.7億元,較0.25%水平高出約215.03億元。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認為,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且金融風險漸增,估計本港銀行業對內地相關貸款的不良資產有增無減。

中資行內地貸款進取

楊宇霆解釋稱,在經濟結構調整階段,內地產能過剩行業的違約風險將增加,加上現時因為資金過剩令企業可「以債冚債」,造成偏低的不良貸款率,故相信日後不良率會向上。
星展企銀香港及中資大型企業主管鄭思禎指,中資行在上述貸款較進取,但該行暫未見中資企業有太大違約風險,因中國主權評級仍高,且內地仍在高速增長。對於內地相關貸款增長能否持續,陳寶明認為將會放緩,主因是內地已開始「放水」推出「定向降準」政策。
穆迪昨發報告向本港銀行「抽水」,該行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徐嵩宜指,看淡香港銀行在內地業務規模擴大、內地信貸狀況惡化外,亦包括香港經濟領域資產市場失衡等因素,維持自去年6月起對本港銀行體系的展望維持負面評級不變。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