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決文化(自由撰稿人 莫鍶軒) - 莫鍶軒

建立自決文化
(自由撰稿人 莫鍶軒) - 莫鍶軒

前天,梁振英於記者會上表示不同意《環球時報》的社評觀點,並不應將香港市民與大陸市民放上對立面云云,這說法看似是了解香港民情,假若港府與北京政府聽從民情的話,聽從香港人真普選的訴求,不推出火上加油的白皮書,香港現時的社會氣氛又怎會如此的惡劣?真正的責任不在於《環球時報》,又或是那些北京的所謂「法律學者」,而是港府和背後操盤的中共。
白皮書明目張膽地無視《基本法》的「高度自治」規定,無視「一國兩制」,欲將香港由自由開放的都會貶為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實在不符合常理法理,不懂尊重香港人。未知經常把「尊重」放於口邊的林鄭月娥司長,又會否覺得白皮書尊重香港人,會否代表香港人去北京發聲呢?就是北京和港府對香港民意的不尊重,才激化香港人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意見。
港府與北京都不擅於聽從民意,到了這些關鍵的關頭還作出一些強硬的表態,為是次民間投票「曲線」宣傳。我想參與民間投票的香港人,不需梁振英、中聯辦和港澳辦的提點,也知道是次民間投票並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民投票」,可是這是一種民意的授權,授權民間佔中和勝出的方案倡議者爭取最高得票的方案作為民主派的共同方案,希望造就出一種民間與政府的民意爭奪,假使民主派方案獲得較多人支持,政府便需作出部份,甚至全面的讓步,避免陷入更深層的管治危機。
公民投票早於八十年代的《基本法》第二稿提出過,而這亦意味着即使中共當年亦曾認為公投制度在香港仍有一定實行空間,並非不合理的制度。今天中聯辦、港澳辦的強硬聲明,亦只是火上加油,表明對解決政改問題的極小誠意。是次的公民投票正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令這種自決政策、自決原則的文化變成香港人的常規習慣,更有利將來與政府的各種博弈。
政改到了最危急的關頭,8月人大常委會將會召開會議,看來將會為香港的普選方案定下框架,若到了這關頭,大家仍然不透過選票發聲的話,只是意味着你將會被建制派和北京政府標籤為「沉默的一群」,讓這班北京隨從替你們表態發聲。我們是有尊嚴的人,我們香港人是有權決定自己的前途,所以希望大家在6月29日或以前參與和平佔中民間投票,令我們將這種投票變成我們發表意見的習慣,讓政府看見我們的憤怒。同時亦請梁振英政權收起他們關心民意的假意,香港市民並不需要這些客套說話,而是希望政府能真正順從民意,與市民共同討論香港的普選進程,真正達至「有商有量」,順利落實真普選。

莫鍶軒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