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你還質疑香港人能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壽司師傅,實在很天真很儍。巴黎米芝蓮兩星餐廳Passage 53的大廚佐藤伸一是日本人,不也煮出令法國人叫好的法國菜?
唐禮正(Jason)雖然只有36歲,但已有20年做壽司的經驗,曾經跟過不同的名師學藝:西村師傅、壽司喰的向川師傅,還有鮨佐瀨的佐瀨師傅,有集百家之大成的優勢。剛好跟西村師傅提到會採訪Jason,西村師傅記性好:「啊Jason!光頭嗰個!佢唔錯的唔錯的。」師傅連續說了兩次「唔錯的」,Jason應該真的還不賴。西村師傅補充說:「Jason性格幾好的,好有心學習,而且很快手,做事快快快,做壽司最緊要就是手快。」
說起西村師傅,Jason亦很尊重。「我曾在金田中工作,那時西村師傅雖然已離開了金田中,但還是常常來吃飯,我就是那時認識了他。後來西村請人,有好幾十人想求職,我在填表時剛好西村師傅經過,他便跟經理說:『這個我認識的,不用填表了,他肯做的話就請吧。』」Jason說西村師傅就像活字典,滿肚子都是壽司的學問,做不好時,「他鬧人鬧到趴街!」可是有時人客不多,他又會早些關門讓大家早點回家休息,所以人人對西村師傅敬重愛戴兼而有之。
至於向川師傅,作風很西化,「講英文多過日文!」常常有創作壽司,傳統的、創新的壽司都有,令Jason對於壽司這日本傳統有很多新想法。至於佐瀨師傅,Jason則從他身上學會了最高規格的壽司做法,從洗米、切魚、揑壽司,他是從頭學一遍,精細化、優美化他從前學過的壽司知識和技巧,正是精益求益。
從洗地、打飯、切蘿蔔絲、切魚、揑冷飯到成為佐瀨師傅的副手,Jason的廿年青春都花在壽司之上。去年8月,他和兩位壽司喰的舊同事:做和食的富師傅和經理阿Yen,傾家蕩產盡地一煲開了壽司角。選址中環,在自己曾打滾、有日籍師傅坐鎮的地頭開店,還要租金不少,實是勇字在心口。
「我們最初考慮在元朗開店,覺得自己在元朗肯定是手到拿來可以成為山寨王,但想想自己的熟客都在中環,還是留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好。」Jason說。那是覺得自己能在這兵家必爭之地打勝仗?他說:「我們沒有鬥的意思。你會選一個特別的日子去鮨佐瀨,你會去花很多錢,說話也會細細聲的,因為那是一個朝聖的地方,你是去見識。我們這兒是吃飯的地方,你可以常常來,你可以跟師傅聊天交朋友,你想吃甚麼不想吃甚麼我們都會為你想辦法,這是我們有共同語言的香港壽司師傅的優勢。我們的風格其實跟日本名師的壽司店不同。」Jason如是說。
山形米靜岡山葵 用料最好
跟名店相同的,是用料。能用的,他都用最好,至少從事實上證明香港師傅能媲美日本師傅。米是山形縣的Akidawara米,在香港去穀精米,確保米香;魚產跟小規模的買手購入,專挑好的、少見的魚種,來自北海道、鹿兒島等地;山葵來自靜岡,用時才在鯊魚皮磨上磨出幾圈鮮香又辛嗆的山葵;魚鮮天天返貨後,放在墊有冰的木盒內而不放雪櫃,吃時魚脂便更有油香;鹽用的是岩鹽,即刨即吃,連鹽花也美味。
他做的,都是江戶前壽司。每一件都好看、簡單,但其實每件都就有着魚鮮的特性並調好了味道。吞拿魚用醬油漬過,甜味更突出。魷魚鎅了花,輕輕炙過,擠了兩滴青檸汁。時不知鮭魚,是少見的魚種,以醬油漬了一夜,加上鮮磨山葵……每件壽司來到你面前,都是調校好了最佳的味道,桌上的醬油、額外的山葵,都不過以備不時之需。吃一口香港師傅做的壽司,入口飯的溫度剛好、黏度剛好、味道剛好,一切都好。連價錢都很好。晚上的Omakase,每位由$850至$1,550,在中環區算是非常的實惠。吃過這一餐,你會相信,卅多年來,日本壽司師傅手中的棒,香港年輕的師傅是接下來了。
註:以上均為Omakase菜式。
壽司角
中環伊利近街7號地下
香港壽司店名家 猛將如雲
70年代 - 90年代
日本菜剛發展,吃壽司的人不多。早年來港的壽司師傅主要是被日本公司派來開展業務。
2000年代
經過十多年,日菜店越開越多,亦多了很多日本師傅來港發展。2000年後,是壽司最繁盛的時期,不少日籍師傅以自己的名字開壽司店,百花齊放,成就了不少壽司名家,Omakase廚師發辦亦在這段時間變得普遍。
2010年代
香港師傅學師有成,紛紛自立門戶開設自己的壽司店,走高級壽司店路線,不少都口碑不俗。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