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香港的法律界精英又被迫再一次走上街頭,以黑衣及靜默遊行的方式表明對北京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強烈不滿,表達捍衞司法獨立的決心。據了解,多位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包括李柱銘、張健利、余若薇、李志喜、梁家傑、陳景生等都會參與。
說法律界精英被迫走上街頭一點沒誇張。他們的專長是在獨立公正的法院替市民爭取權益,是在法律及法治精神下捍衞巿民的權利與社會公義。換言之,法院才是他們的主場,按法律條文及法治觀念在庭上寸土必爭才是他們的本份,在街頭作政治表態或政治施壓並不是法律界精英慣常做的事。
不過,法律界精英立足於香港,跟市民一樣重視、愛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即使不習慣也曾兩次以黑衣靜默遊行的方式表達不滿。九九年特區政府罔顧法治及司法獨立精神,為了行政方便提請人大釋法,打擊本地司法制度及法院的權威及公信力。數以百計律師、大律師就穿起黑衣沉默遊行,以示對前特首董建華及特區政府粗暴破壞司法制度的不滿。
今次北京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對香港的衝擊、對法治的衝擊比九九年提請人大釋法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這份滿紙謬論的所謂官方文件居然把法官、法院當成管治班子的一部份,不但需要愛國愛港,更有責任維護國家主權及安全。按照這樣的說法,司法人員、各級法官未來可能須要經過政治審查、須要符合某些政治條件才能獲得任命。這樣下來,政治魔掌就會伸進司法體系,法官將會像內地法制下的審判長那樣成為黨及政府的工具,按政府的旨意辦事,而香港引以為傲、賴以生存的司法獨立將從此一去不返。法律界精英能不向「白皮書」清楚說不嗎?
此外,「白皮書」指出司法人員、法官有責任維護國家主權及穩定,這樣的說法等同要法官及法院把所謂「國家利益」(實為當權者利益)放在最優先位置,其他價值、市民的基本權利及自由則淪為次要考慮。一旦法官及法院在聆訊及裁決時要把政治要求如維穩視為首要並凌駕在市民權利自由之上時,香港的法治傳統登時土崩瓦解,香港的司法獨立登時蕩然無存。法律界精英對來自「白皮書」的歪理及威嚇怎能視若無睹呢?
更重要的是,法律界精英今次堅持站出來反對「白皮書」的立論不僅僅是一次政治表態行動,也在展現一份決心,也在表明不會接受「白皮書」的歪理,並且願意身體力行捍衞香港現有的法治傳統。事實上,北京當權者發出「白皮書」除了顯示自己大權在握外,也希望把歪理、謬論、謊言逐步滲進社會,滲透到人們的意識裏,從而削弱我們對高度自治的堅持,麻痹我們對香港本土制度特色的執着。特區政府官員、一些無恥的政客、一些讓利益蒙蔽良知的團體已開始為「白皮書」來個大合唱,想說服香港市民接受,想說服市民承認一國兩制就是北京想怎樣就怎樣,想說服市民同意法官、法院有責任協助政府維穩。現在,法律界精英站出來以行動否定「白皮書」的說法,堅持司法獨立及法治原則,令謊言、謬論無所遁形,令以歪理蒙蔽市民的惡行難以成功。可以說,法律界的黑衣靜默遊行遠勝過「白皮書」的千言萬語。
當然,旨在加強控制,試圖蠶食香港核心制度及價值的伎倆還會不斷出現,北京當權者及它的幫兇未來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小動作,想令市民乖乖接受「一國兩制」等同由北京「話晒事」。面對無孔不入的滲透及威脅,我們需要更多法律界黑衣靜默遊行之類的行動,我們需要更多人願意站出來堅守香港的高度自治及核心價值。當市民明白無誤的對歪理、謬論說不時,不管是甚麼「白皮書」都不過是一堆廢紙,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