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巴黎Chanel工房

探巴黎Chanel工房

以藝術品去比喻高級訂製服的話,在精細無遺的鬼斧神功下,穿的人極其量只能成為畫框,光芒不免被奪去。雖然多年來不少品牌都退出了高級訂製服的舞台,但依然活躍的Chanel便在這十幾年間不斷收購當地的民間工藝坊,直到現在已經擁有十間,盼工藝得以傳承。這天,我們走到巴黎市郊Pantin拜訪這些工匠,幾間外牆裝修得猶如商業辦公室的工藝坊連在一起。早已「搬竇」的工藝坊沒有陳舊的味道,內裏光猛整潔,新潮年輕的工匠默默工作,「繼承傳統」在這裏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切實的發揚光大。

記者:胡靜雯

攝影:Febe Chu

天衣無縫的高級訂製服絕不是一個傳說,來自法文的Haute Couture就是解作頂級的手工藝。成就這些精品的,背後往往由一班民間工匠,利用高超的傳統工藝結合創意,才能為品牌打造真正的時尚地位。直到現在,Chanel已經收購了十間不同的工藝坊,如Lesage刺繡坊、Lemarié羽飾坊、製帽坊Michel、Causse手套坊、Guillet花卉配飾坊等。這天我們便尋訪了其中三間,讓我等平民也能一窺高級訂製服的私秘。值得欣賞的是,縱然Chanel已擁有這十間工房,但依然大方地讓工藝坊繼續為其他競爭品牌如LV、Dior等服務,讓工藝真正得以流傳,而不是閉門造車、孤芳自賞。

百年針黹 Lesage刺繡坊

刺繡坊在法國已所剩無幾,在1858年成立的Lesage便是少數還能生存至今的工藝坊。為了讓工藝後繼有人,第二代掌舵人François Lesage早在1992年便開辦學校,教授專業的刺繡課程。隱藏式反面刺繡法是Lesage的拿手好戲,也是悠久古老的刺繡技巧之一,最難的地方是用一針一線繡出任何圖案,而看不到任何線頭;圖案也不再局限於宗教和歷史圖騰,每個圖案平均耗費一、二百個小時完成。中國式或埃及式的刺繡法也是常用的,所謂工多藝熟,表面看來複雜的圖騰,落到工匠們手上,就成了毫無難度的手藝。Lesage現任藝術總監Hubert Barrère說,一條高級訂製的裙起碼用一億多米的線刺繡縫製,珠片至少用50萬塊,更會用上999純金,寶石、珊瑚石、紫水晶等裝飾。除了刺繡工藝,工藝坊也會利用多元物料編織,好像Chanel 2014/15的早春系列就用了來自香港製造的電線。刺繡自古以來都是身份的象徵,即使只有少數人能承繼這種工藝,它依然是大眾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Lesage現任藝術總監Hubert Barrère。

2014 F/W RTW
今季大玩運動風,以高貴刺繡拼lace,利用PVC物料加強對比。

以天堂鳥鳥毛拼砌成的飾物,手工精緻典雅。

工藝坊大部份工匠都很年輕,很多都是來實習的大學生,希望能夠秉承逐漸消逝的工藝。

製作一條裙,所用珠片高達50萬塊,刺繡線逾一億米長。

鳥羽花色 Lemarié羽飾坊

在Lemarié羽飾坊,到處都是色彩鮮艷的羽毛和山茶花,讓人由冠冕堂皇的刺繡頓時走到少女味濃厚的花叢裏。除了羽毛裝飾,工藝坊還會包辦Chanel標誌性的山茶花和刺繡工藝。在十九世紀初巴黎全盛時期有超過300間羽毛工藝坊,以前的工藝坊會選用如天堂鳥、蒼鷺、白兀鷲等真羽毛染色修剪,並加以捲曲和壓碎。不過,現在為了保護瀕臨絕種的鳥類,已經不能再用真鳥的毛,只能以雞毛取代。雖然質感有所不同,但經過加工漂染後的雞毛依然精緻,最厲害的是,工匠們單靠雙手和漿糊,便能把羽毛拼貼成不同圖案,如充滿顏色層次感的蝴蝶。
花飾設計是來到Lemarié工藝坊不得不觀摩的一部份,被老佛爺Karl Lagerfeld譽為「山茶花之王」的Lemarié,其令人讚嘆之處在於不論物料是絲緞、皮草、報紙抑或塑膠,都可以利用一支支不同大小的鑄鐵,製做成每朵最少16片花瓣的山茶花。我問工匠們最難的是那一部份,她們笑着說:「維持花朵圓拱的形態是最難的,不能做得太快。」鑄鐵必須夠灼熱才能做到圓拱形的效果,但是當中往往沒有標準溫度,全憑感覺。從女工匠們從容不迫的表情以及悠閒的動作來看,很難想像所有系列的花飾都出自她們之手,工藝細節中貫徹了法國人的態度。

維持花朵圓拱的形態,力度要適中,全憑工匠的經驗。

因為體積太小,花心是最花時間製造的。

任何材料都可利用工具製成不同形態的花飾。

每朵花卉都是由人手切割。

彩色羽毛全由工匠用鉗子逐一用膠水貼上,單是這個步驟已花了約300小時。

2014 F/W RTW
以斜紋軟呢做的花飾作為頭飾。

Chanel 2015 Resort
Coco Chanel熱愛山茶花,每季都會找到它的蹤影。

高溫處理 Michel製帽坊

來到Maison Michel的製帽坊,一男一女的工匠份外興奮,自動波向我們示範和解釋做帽流程,對於工作他們彷彿樂此不疲。帽子在Chanel裏一直扮演着決定性的角色,也被視為小黑裙完美的點綴。1936成立的工藝坊至今依然以人手做帽,利用高溫蒸氣機、人手按壓的方法傳承「仿古氈絨」的技術。工匠告訴我最貴的材料是羊毛,現在普遍用兔毛作材料,但未經過蒸氣處理的兔毛會十分硬,遇水蒸氣才能變軟。同時,為了讓帽子不易甩毛,最後要用傳統、極重及超高溫的鐵熨斗在帽邊按壓帽線,此步驟由弱質纖纖的女工匠負責,實在令人佩服。

帽框成形後,交由帽設計師負責縫紉和裝飾。

蒸氣後還要不斷用手搓壓兔毛,好考手力。

以高溫350℃的鐵熨斗熨帽邊和帽頂形狀。

至今workshop還保存着創立至今3,000多款椴樹軟木製成的模型。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