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昨宣佈不連任,他表示,今次決定是為學術行政階段告一段落,期望重拾科學研究。據了解,有「梁粉」校董因不滿陳新滋高調和發展局「打對台」,誓搶李惠利用地,而施壓要他離職。
明年底滿65歲的陳新滋,2010年7月1日上任為浸大第四任校長,五年合約至明年6月30日到期,昨日先由校董會主席鄭恩基名義發信予校內人士,指校董會已接納陳新滋不再續約的決定。校董會對此感可惜,讚揚他在浸大任期內,成立校內首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意研究院、饒宗頤國學院及內地研究院的貢獻。
高調與發展局打對台
校董會將成立「聘任委員會」,成員包括校董會主席鄭恩基、校董會副主席、校董會司庫,5名校董會以外人士,但不包括學生代表。學生會及校友會代表只會參與面見候選人。
據了解,陳新滋原本在今年初,對未來數年發展躊躇滿志。校內人士估計,陳新滋高調和發展局「打對台」,爭奪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用地,並以辭職作為威脅,對抗政府「盲搶地」,引起部份「梁粉」校董不滿。
陳新滋掌管浸大期間,大學出現多次危機,包括2011年,時任浸大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把部份不完整的特首民調結果「搶閘」公開,數日後再網上低調「補充」,質疑為梁振英造勢,陳新滋經調查後「放生」趙心樹。2012年中,曾任港區人大、時任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發表《香港藍皮書》,誣衊中大通識課程受美國一個基金主導,浸大調查後認為有關陳述毫無理據,大學免去其所長一職。
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對陳新滋離任感可惜,讚揚陳新滋較前任校長吳清輝開明,願意和工會「有商有量」,在工會表達不同意校方「放生」趙心樹,陳新滋吸取經驗,在薛鳳旋個案上採取貼近民意的處理手法。杜耀明期望,新校長能維護學術自由,確保公平對待員工。
浸大學生會會長陳天俊表示,對於不能加入聘任委員會感到失望,繼續爭取修改大學條例,讓學生可參與校長遴選。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