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面對實力差很遠的伊朗,最後僅險勝,阿根廷的圍攻及伊朗的密集是可以預期;比賽暴露的問題並不在場上,而是在場邊。阿國對波斯尼亞時,因為是首場,先穩一點無可厚非,美斯希望球隊更進攻型也可理解,面對伊朗順理成章用回較多前場球員的4-3-3陣式。
不過當面對密集防守打不開悶局時,教練沙比拿非常保守。柏拉斯奥及拿維斯的其中一人,早在半場便應上陣,更估不到是沙帥竟保守到70多分鐘才換入兩位前鋒,換出希古恩及阿古路。另從上半場中段已經顯示,阿根廷中後場不需要太多球員留守,特別是還需要3位效率型防中嗎?這些元素顯示沙比拿的概念,確與美斯及一眾進攻球員相距甚遠。
德國對加納時,前者仍維持較短距離的互傳互動,德國隊形維持得非常好,但同時亦發現卻奧斯、馬里奧葛斯及奧斯爾這個「斯文組合」 缺乏了較具侵略性及硬淨的球員。大家會發現加納很奇怪,對美國敗陣反而能與德國抗衡,大抵是因為面對德國,是對手主導節奏,而對美國則是加納主導,加納要建立節奏及組織,反而顯得亂打亂撞。最後一輪對葡萄牙,還好葡萄牙是希望取得主導的球隊。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主持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