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下季推7住宅地 估值百億

政府下季推7住宅地 估值百億

【本報訊】政府最快於本月底公佈下一季度(7至9月)的賣地計劃,推出最少7幅住宅地及2幅商業用地,當中規模較大的有屯門景秀里地皮,預料可提供730伙,但由於月前屯門井財街地創下12年來同區地新低,業界對景秀里地皮的估值亦跌至每呎樓面地價約2,000元。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口口聲聲講過不會賤賣土地,但近期新界有白石角及屯門地接連以賤價批出,市場對未來新界地價不太看好。再者,下一季度可供出售的住宅地分佈於大埔、鯉魚門、大圍、屯門、粉嶺、大嶼山及馬鞍山,只有一幅屬市區地。

屯門地供應730伙

綜合市場估值,7幅住宅地市值共約近100億元,住宅單位供應量最高近3,000伙。當中規模較大的除了上述的屯門景秀里地皮,預計可供應730個單位外,另曾於3月流標的大埔白石角科進路地皮,有可能被加入作重推,令季內住宅地供應由原先的6幅增至7幅,最高可建約700伙單位,該地皮亦將會是地價向下走的指標地皮,測量師預計地皮每呎樓面地價可能再創同區新低,跌至不足3,000元水平。
其餘較大規模的土地,包括馬鞍山耀沙路地皮,可提供約550個單位。地皮鄰近今年3月新地(016)以18.26億元投得的馬鞍山白石地皮,市場預測耀沙路地皮每呎樓面地價約4,500元,估值約17億元。
有學者指出,地價便宜不等同樓價就會平,市民不應該因為地價下滑就憧憬樓價會回調。中大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認為,地價與樓價的關係實際上並不密切,以信置(083)的火炭御龍山為例,投地時每呎樓面地價只是一千多元,結果開售時平均呎價近一萬元,足足賺了數倍,反映即使地價便宜,不等同樓價就會平,反之亦然,樓價的關鍵始終在於出售時的市況。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