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紛紜,變幻莫測,好多時令人摸不着頭腦,但睇深一層呢,如果現實啲睇,不混雜空想主義,原來用兩個字已可解釋大部份複雜現象嘅成因,兩個字就係「錢」與「權」,而「權」又可轉化為「錢」。故此分析到最後,古往今來嘅世界都係「錢世界」。至於國與國之紛爭,還要加上面子因素。
例子一:內地、東南亞與非洲、中南美洲嘅高官貪污新聞不絕,因我地就在中國之內,對中國事物比較知得多啲,就不斷睇到內地最近反貪腐,打老虎已打到最高層邊緣,譬如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曾任三省書記),夠高級嘞啩,都已經落馬,被指以權斂財,打蒼蠅則有十二名女貪官,職位不高,都係以色謀權,以肉體換取男上司賞識,坐上肥缺之後就貪污發達。
例子二: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有一個幾十年歷史嘅紅燈區,妓寨公然做生意,妓女數目過千,係東南亞最大紅燈區,最近市長話要清潔市容,將紅燈區拆掉改造成為現代商業中心,以為可以爭取民望,點知市民紛紛反對,要求保持「本土特色」,為了甚麼?咪又係工作職位與生活、金錢有關囉。當地人唔識「道德」?唔係啩,錢大過天而已。
例子三:澳洲係先進國家,地廣人稀,空氣好,環境靚,年前左丁山到墨爾本旅行,一位中大校友用車載往紅酒莊園區遊覽,行經一條快速公路,行足十五分鐘,路旁還是見馬不見人嘅牧場,校友話,呢啲地根本無人問津,與香港乜地都要搶嘅情況唔同。另一位校友曾移民塔斯曼尼亞區,買咗一間八千平方呎嘅「大屋」,佢話「被迫如此」,因為想搵間細啲嘅都比較難。好嘞,就係呢個塔斯曼尼亞島,內有一個一萬五千八百平方公里(佔島面積之20%)嘅森林荒原屬世界遺產,但澳洲政府要申請將其中嘅七萬四千公頃(香港打晒大交之新界東北發展區只有614公頃)剔出世界遺產名義,以便澳洲可以發展伐木業,輸出木材,刺激造紙業,製造新工作職位,即係講錢啦!環保團體當然反對,澳洲係民主選舉國家,呢啲事有排爭論。
例子四:李克強訪問英國,先見英女皇飲tea,再到唐寧街十號傾生意,中英兩國簽咗300億美元近40項生意協議,卡梅倫於是對香港問題收聲,總之睇錢份上,那敢得罪超級大豪客噃。
還是那一句,金錢不是萬能,無錢萬萬不能,私人與國家皆會見錢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