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明星不再介意自己的外型、容貌、化妝、服裝,而願意真正進入劇本的角色之內,並且做好一些準備功夫包括精細的搜集與這個角色背景有關的一切,認認真真的去揣摩探討,那麼已經有資格的問鼎各類獎項,已成功了一大半是好演員了。
鞏俐演《歸來》,正是有勇氣突破自己以往的路綫,為了這個戲她曾赴上海療養院探訪一個患了失憶的女導演黃蜀芹,從她身上汲取歸來中的馮婉瑜這角色的靈魂,已經不是在演戲而是一種代入的去賦予這個角色生命靈魂了,就這樣造就了《歸來》中最令人動容的人物。那傷感的、灰色的、破落的、塵封的,黯淡的調子,顛沛流離的場面,生離死別給活着的人帶來的衝激,那深入骨髓的恐懼與失落,亂世中遭逢的苦難與折磨,影響到一個人的心智。北國苦寒,大雪紛飛的日子是無盡止的綿長,等待變成了唯一的盼望,連愛人的歸來在意識中竟是無法接受的現實,這正是歸來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結局,鞏俐演這個角色,那演技的確已到達爐火純青的境地。
中國電影從古老的影片至今,人們最不能接受的便是女演員永遠是大明星,有放不下的身段,即使在逃難在監獄在落魄的那些場景中都是一絲不苟的濃妝艷抹,從外型到內在都在演自己,很少明星肯犧牲到令自己變得醜了。歸來中的男女主角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之後的餘波,那恐怖的氣氛影響到整個中國,那噩夢彷彿是無盡止的長,永遠也不會醒來,而今天,我們的噩夢是黑心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