儍士 烈士 鬥戰勝佛(自由撰稿人 許驥) - 許驥

儍士 烈士 鬥戰勝佛
(自由撰稿人 許驥) - 許驥

因為網路公投,香港一度成為「黑客中心」,讓人們見識到網絡世界中,正義與邪惡之間驚心動魄卻沒有硝煙的戰爭。更加提醒觀戰者,在這場戰役中,已可以看見香港抗爭運動的未來。
在談論甚麼是「明日之香港」前,一則新聞正好可以告訴我們甚麼是「昨日之香港」。早前,銅鑼灣誠品書店疑似迫於來自北京的壓力,將大陸作家王力雄關於西藏的著作等書下架。銅鑼灣誠品書店員工連署致信董事長吳清友,希望得到合理解釋,擔憂類似事件會在台灣誠品重演。
誠品代表的,正是傳統資本家的尷尬處境。在強大的中資面前,選擇妥協的台灣人,吳清友不是第一個。
錢,是重要的。經濟不能獨立的人,不可能有獨立之人格。如美國建國之父Franklin所說:口袋空空的人,腰板挺不直。個人是這樣,社會亦是這樣。經濟者,命脈也 。如果香港的經濟始終依賴大陸,還想要爭取甚麼政治權力的話,簡直是癡人說夢。但,錢必須要跪着賺嗎?
現在有種奇怪的說法,說沒有大陸,香港、台灣都活不下去──這是許多「五毛黨」和「愛國賊」經常拿出來教訓港台的話。基於此,他們說香港必須和大陸簽CEPA,台灣必須和大陸簽ECFA。但聰明人馬上會反問:韓國、日本這些和中國臨近的國家,為甚麼就不需要依賴大陸了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國家已經進入高科技層次,恰恰相反,是中國有求於它們。
近年來,能夠面對中國而企硬的典範,莫過於美國網路公司Google。2010年,Google因不滿北京政府對其網站的入侵和審查,而退出大陸市場。最近,大陸更全面封鎖了Google。為甚麼Google敢於放棄龐大的大陸市場,難道美國的資本家特別錚錚鐵骨?當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作為擁有先進科技的公司,Google掌握主動權,不需要依賴大陸的土地和人口這些低端優勢。
現在輪到香港做出選擇了。香港準備好告別昨日的自己(傳統經濟)了嗎?香港只有完成經濟轉型,擺脫地產、金融、旅遊、零售這四條柱,才有可能獲得與美國、日本、韓國一樣的優勢。我們要反思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過去十幾年皆有太多網路創新,但為甚麼香港永遠缺席?並且,切不要奢望成立一個甚麼「創新與科技局」,就可以完成香港的經濟轉型。
香港的年輕人應該有志氣,既不做理想主義的儍士,也不做無謂犧牲的烈士,而要做個像孫悟空那樣的「鬥戰勝佛」。

許驥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