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好波連場,各國球隊均施展渾身解數,全力爭標。另一邊廂,環球央行亦馬不停蹄,在貨幣政策上各師各法,新一輪資金大挪移好戲即將上演,環球股市、滙市及債市難免會受影響,若要掌握箇中形勢,認清央行新部署是常識吧!今期〈投資導航〉將為讀者逐一解構各國央行的最新動作。
美國均速退市 料明年中加息
美國聯儲局自去年12月起開始退市,每月削減買債規模100億美元後,若按現時步伐,整個買債計劃最快會於10月結束。雖然儲局早已表明,開始退市不等於立即加息,但近期通脹不斷升溫下,「息魔」會否提早回歸美國已成市場新話題。不過,儲局內鴿派勢力仍強大,料儲局最快會如預期至明年中之後始加息。
儲局主席耶倫在議息後記招上表明,若經濟強於預期,亦有可能提前加息;反之若遜預期,則維持寬鬆政策更長時間。現時縮減購債的原因,是經濟反彈增速和就業市場正在改善,但儲局將持續採取寬鬆政策支持經濟復蘇,目前未見美股市場出現泡沫。耶倫又表示,近期「稍為偏高」的通脹數據只屬暫時性的。
聯儲局拒加快退市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估計,儲局暫時不會加快退市步伐。他指耶倫以往言論顯示,接受通脹數字有時較異常,故短期內就算出現較強通脹數字,亦不會令儲局改變主意。至於就業情況亦並非很理想,新增職位僅維持約20萬,只算是合理數目。他估計,儲局要至明年接近年底時間,才會首次加息。
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則表示,若按利率期貨走勢估計,儲局最快明年6月加息。他預期儲局明年將加息三次,有機會在明年6月、9月和12月宣佈,每次加四分一厘。他指,美元走勢取決於其他貨幣表現,特別是歐元和日圓權重高。他預測歐元和日圓中長線有沽壓,預計美滙指數明年中可望重上85水平。
低通脹加劇 歐洲考慮推QE
歐洲央行面對低通脹加劇,本月終向現實低頭連出三招撐經濟,並破天荒實施負利率,貨幣政策走向與英美背道而馳。
儘管歐央行去年11月減息至0.25厘,但至今為止低通脹情況加劇,歐元區5月消費物價按年僅升0.5%,不及官方目標2%的一半,令市場擔心歐洲會步日本後塵跌落通縮泥沼。
歐央行本月4日,將指標利率減至0.15厘新低、銀行存款工具利率更破天荒減至負0.1厘外,並推出目標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s)貸款計劃。行長德拉吉更明言正為購買資產擔保證券(ABS)作準備,暗示若有需要會推出量寬措施(QE)。
負利率政策未必有效
對於歐央行會否推美式QE,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指,歐央行上次議息聲明僅表示會加強研究購買有抵押資產等,未提供詳細資料,認為該行在研究購買資產同時,亦會觀察市場的需求。她指,區內通縮機會不大;歐央行寬鬆措施能否成功,取決於銀行對前景信心,未來一年將維持寬鬆。
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認為歐洲央行資產購買計劃不能解決通縮問題。他說:「若歐央行實施買債,資金將鎖在長債,推低債息。若資金並非流向市場,解決不到通縮問題。」他又指歐央行推負利率政策行不通,資金流出未必作投資或消費,可流出歐元區進行套息交易。他預測歐元年底徘徊1.35至1.38美元。
經濟超預期 英國放風加息
英國經濟持續向好,加上失業率跌得快,市場憧憬英國早於歐美加息,奈何英國央行一直強調條件未成熟,成為英鎊今年挑戰1.7美元關口的最大障礙。不過,眼見經濟和失業改善程度超預期,英倫銀行行長本月12日終於轉軚,吹風或提早加息,令該國有望成為八國集團中(G8)首間加息的央行。
事實上,英國最新失業率回落至6.6%,早已跌穿官方去年提出的7%加息門檻,新增職位是歷來最多,顯示經濟前景樂觀。一直稱該國經濟仍存隱憂未有條件加息的英倫銀行行長卡尼,前周四突然轉口風指加息可能比市場來得早,剛過去一周就再有兩名理事作出類同暗示,令市場對基準利率在年底前掉頭回升的預期升溫。
英鎊突破1.7關口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指出,英國4月消費物價僅升1.5%,是四年半最低,但控制樓價亦是貨幣政策考慮因素,加上英國經濟增長可能是G10中最快,他預期英倫銀行明年首季加息。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則指,英國樓市及就業方面持續改善,日前公佈的議息會議紀錄亦顯示官員認同當地經濟持續復蘇,預料今年底至明年初加息。
在加息憧憬下,英鎊本周突破1.7美元關口,創逾五年新高,周五收報1.7014美元。BK Asse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Kathy Lien認為,若升穿1.7040至50的阻力位,可上望1.735美元。
日本數據仍差 放水欲斷難斷
日本央行自去年4月推出無限量寬措施刺激經濟後,行長黑田東彥近期對經濟前景樂觀,市場上更曾有傳聞指當局已開始研究退市策略。
黑田東彥認為,今年4月上調消費稅後,日本經濟仍會繼續復蘇,相信因加稅而導致需求回落的現象會由今年夏季開始消退,該行將持續關注消費稅上調的影響。黑田又表示,量寬已產生預期效果,央行將堅持2%的通脹目標,若有必要將一直推行量寬措施,必要時會調整政策。現時距離實現通脹目標的工作已完成一半,估計通脹將於2014至16年度期間達到2%的目標。
不過,日本最近公佈的5月份進出口數字雙雙大幅低於市場預期,令日本連續第23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創史上最長紀錄,再度燃起對央行未放完水的憧憬。
日圓年底料見110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表示,日本央行對經濟及通脹前景較市場樂觀,市場早前預期該行在政府上調銷售稅後會有所行動,但以目前情況來說,央行並不急於寬鬆,將會觀察市場一段時間才決定。她認為,日本經濟仍較疲弱,日本央行在下半年或較後時間,仍需要推行刺激經濟的措施。
至於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則指,日本經濟增長和通脹表現好,但預期央行年內不會加碼量寬。他預期日圓仍具貶值空間,估計年底日圓滙價將見110水平。不過,政府若把消費稅由8%再調高至10%,或成為經濟隱憂。
選擇性降準 中國微調救市
內地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中央啟動貨幣政策微調救市。4月底至今,人民銀行已定向降準兩次,範圍大致從農商行,擴大至城商行,再擴至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釋放流動性預計已逾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出乎意料地,一些小微貸款額佔比未達標的銀行亦得以降準,尤其接近半年結,加上新股重啟凍結大量資金,令拆息再度抽高,錢荒問題山雨欲來,令人懷疑定向降準或演變成全面降準。
雖然央行其後表明計劃沒有擴大,但中央推定向降準等微刺激政策,關鍵依然是要穩經濟,尤其為農業、小微企等經濟薄弱環節補底。而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如上月發電量、外貿出口、零售消費等,皆較預期理想,反映微刺激藥效正漸顯現。
未放鬆打壓影子銀行
與此同時,中央持續打壓影子銀行。最新揭露的青島港騙貸案,有內地礦業大鱷將儲存在青島港屬下倉庫內的礦產金屬向銀行重複抵押騙貸,涉逾160億元。市場憂慮事件可能觸發銀行加緊收水,適逢6月底前銀行結算,恐加劇資金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由年初企業債務違約,到如今相關機構開始調查金屬重複質押問題,一再提醒投資者當局打擊影子銀行及驅趕熱錢方面一點都未放鬆過。因此,中央透過再貸款、定向降準等來對沖對資金市場的影響,這也解釋了何解刺激加大,對內地股市和樓市毫無作用。
【專家意見】
日圓有貶值空間
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儲局6月議息聲明顯示明年加息機會高,預期明年加息三次。日本方面,預期年內不會加碼量寬,但日圓有貶值空間。」
英國明年料加息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控制樓價及經濟表現是英國央行政策考慮因素,加上英國經濟增長可能是G10中最快,估計明年首季開始加息。」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