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百寶箱 遠赴落後地區IT尖子 義教貧童上網

發明百寶箱 遠赴落後地區
IT尖子 義教貧童上網

【本報訊】盧瑋崑(Kenneth)用一個手提行李箱,讓學校簡陋得隨時無水無電的柬埔寨和非洲學童,穿梭網絡世界。Kenneth讀大學時曾到微軟實習,回港後獲計算機科學系一級榮譽畢業,並留在大學任助教。他的手提行李箱內,有載有整個網上教學程式或百科全書的記憶體、迷你伺服器、路由器(router)和太陽能充電器,只要叉足電,便可讓村落的學童,在網上馳騁。
記者:陳凱迎

Kenneth的神奇手提箱。

走進Kenneth位於理大的工作室,有一角放滿他的獎盃和相關剪報,包括憑手提箱獲得的香港資訊及創新科技獎銀獎。他花了五年才大學畢業,並非因為成績欠佳留班,而是為增加實戰經驗,在大學期間先後在本港及微軟於丹麥的研發中心實習。
「First Hon」(一級榮譽)畢業,又曾到大公司實習,Kenneth沒選擇在IT界大展拳腳。讀書時到河北做義工的經驗,令他發現自己對教學與做義工深感興趣,遂邊讀碩士邊當助教,運用科技知識幫助更多人。

儲7,000視頻及電子書

「喺鄉村好多人未必有錢買書,加上成日水浸,佢哋上到網,就解決到問題,學生學嘢都會快好多」。這個想法引發Kenneth設計了這個手提行李箱,將網上資訊帶到偏遠山區。
Kenneth解釋,先將網上不涉及版權問題的公開資料下載到多張16GB記憶卡或64GB記憶棒,當中多達7,000個教學視頻、百科全書或電子書等,將記憶卡或記憶棒插入迷你伺服器,所載資料就可經router輸出,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收到訊號,就可以如上網般瀏覽相關資訊。每個手提箱成本約1,500元。
電力問題又如何解決?Kenneth設想周到,整套裝備在城市叉足電,帶到鄉村可用五至六小時,手提箱內另備有太陽能充電器作後備。為加強設備的流動性,Kenneth的團隊捐出一輛「tuktuk車」,又先後獲贊助30部智能電話和12部iPad。
去年Kenneth帶着手提箱,教曉柬埔寨學童用相片製作數碼故事和編寫日誌。他說最重要是將知識傳給當地志願團體,讓他們「自給自足」,例如柬埔寨YMCA義工由去年6月至今,每周都會利用手提箱義教。

Kenneth為柬埔寨山區學童帶來網上資訊。

「讀完書要服務社會」

現正身處柬埔寨義教的Kenneth,今次希望嘗試用網上視頻教數學,他的下一站是非洲盧旺達。當走到科技落後的世界,他才明白IT技能何其重要,「做嘢唔一定為咗自己發展,讀完書真係要服務社會,冇服務過唔知自己嘅知識有用,敢踏出第一步,就明白樂趣比返一份朝9晚5嘅工作大」。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