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顏料 環保袋作畫

廚餘顏料 環保袋作畫

環保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教導下一代珍惜資源,不妨嘗試把廚餘升級再造,將爛掉的西芹、西蘭花和紅菜頭等廚餘蔬菜,變成天然顏料和印章,在紙扇上畫畫,創作獨一無二的布袋。
記者:歐陽曉思
攝影:潘志恆

南韓政府鼓勵環保,小朋友想買玩具,父母會教導他們利用已有的玩具去以物易物,由下而上推動環保,效果超卓。相比之下,香港環保意識尚薄弱,政府支持有限,要我們自發響應。
平日大家洗菜,通常會丟棄爛掉蔬菜,實在浪費。藝術治療應用執行師何艷芬(Fanny)有見及此,就想到利用廚餘製作顏料,開班教導小朋友環保意識,她曾經在班上遇過一個小朋友,麵包吃一口就丟掉,從來不知食物得來不易。家長太溺愛小朋友,不自覺養成他們浪費食物的壞習慣,所以她在開始畫班前,會先向小朋友解釋廚餘為何物,引導他們思考蔬菜被浪費的原因,之後着他們用五感重新認識蔬菜,用眼睛看蔬菜顏色、用鼻子嗅蔬菜天然味道、用手觸摸感受蔬菜的質感。

小朋友搗爛火龍果皮和綠色菜葉等,製作天然顏料。

廚餘作顏料,為紙扇添豐富色彩。

環保袋印滿一朵朵紅玫瑰和綠色樹木。

剖開蔬菜變印章

Fanny平時會四出到餐廳收集過期黃薑粉和蔬菜廚餘。今天,待小朋友對蔬菜有多角度認識後,她開始教他們搗爛橙皮、爛菜葉、火龍果皮和紅蘿蔔,之後加少許定形劑,調配出天然顏料,有齊綠、橙、紅和橙四色,就可以在環保袋和紙扇上作畫了。
Fanny細心,還留意到每種蔬菜都有獨特紋理,加以善用即可當印章用,成為美勞工具。例如西蘭花垂直切開後,形狀恍如樹幹,加以併合便可印出一棵大樹;水平剖開白菜和小唐菜的菜頭部份,形狀也似一朵玫瑰;用橡筋把幾片西芹豎直綑起,又是另一種獨特的玫瑰品種。現時每見到街上的垃圾,她都會兩眼發光,腦內盤旋:「可以用來做甚麼呢?」甚至因執拾得太多「剩餘物資」而被家人囉嗦,「很多東西,其實只要稍為修飾就可以再用,絕對可以升級再造。」Fanny希望能透過活動,提倡用藝術作為媒介探索大自然,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她還鼓勵大家多到郊外走走,多觀察、多用不同的感官去欣賞大自然之美。

小朋友在紙扇上作畫,樂在其中。

用廚餘製成的顏料,成份天然,絕不含人造色素。

每種蔬菜都有獨特紋理,只要加以善用,就可當作印章。

天然顏色

何艷芬Fanny

藝術治療應用執行師,用廚餘教導環保意識。

Fanny's Art
環保廚餘藝術班:
半日$500
查詢:2866 0899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