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杜葉錫恩一手創辦的慕光英文書院,近日鬧出拖糧風波。該校教師投訴學校去年轉為直資後,財赤突然急升,四月初更一度無法如期出糧,須由教育局預早發放津貼「填氹」,解決學校財政危機。教育局回應正與校方緊密聯絡及提供協助。
記者:梁煥敏
前巿政局議員杜葉錫恩1954年創立慕光英文書院,現址位於觀塘功樂道,原屬按額津貼中學,目前聘用約80名教職員,校方上一個學年轉為直資,每年學費為2,000元,以取錄基層學生為主。
校方教局各執一詞
有該校教師投訴學校轉為直資後,財政出現困難,今年3月份的薪金更拖超過7日後仍未支付,結果校方向教育局求助,獲提早發放部份直資津貼,拖至10日後支薪,他們擔心一日未解決財赤問題,拖糧或欠薪情況再度出現,最終導致裁員。
本報取得一份學校內部文件,交代校方6月4日就財務問題與教育局代表會面的會議紀錄,兩方就財困起因各執一詞,校方指「局方在本校申請轉為直資後,曾承諾資助不變……但現在局方承諾未能反映在津貼金額上,使本校財政出現不穩。」
惟教育局官員先指「問題出現主因在學校本年度收生減少。(與往年比較少80多人)」並質疑校方財政預算不符預期。「學校申請轉直資時所做的財政預算,曾表示每年會有5%老師流失,令第一年直資年財赤大約只有60萬,但現在超出約700萬,質疑校方是否有依計劃書內容運作。」局方其後承諾優先處理其個案,爭取在本月完成過渡性津貼,緩和資金緊絀情況。
教育局發言人承認正就流動經費不足問題與校方商討及提供協助,包括提早發放部份直資津貼,暫未發現其他直資學校有財困問題。本報曾致電慕光校長吳道邦,截稿前未有回覆。
議員形容情況罕見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從未聽聞有學校不按時出糧,涉事學校僅轉直資一年即有財政困難,情況罕見,估計校方提交財政預算計劃書過於樂觀,或內部營運出現問題有關。葉指直資學校津貼是與收生人數掛鈎,收生銳減將導致經營困難,建議長遠縮減每班收生人數,平衡津校與直資學校的收生壓力。
【我撐公投】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