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腸道細菌減患病風險

部份腸道細菌減患病風險

【醫生之言】
誤將細菌吞落肚,可引起腸胃不適。惟近年醫學界有不少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對人體十分重要,部份更帶有保護作用,有助減低患病風險,如過敏症等,故腸道有細菌未必完全是壞事。
港大內科學系教授梁偉強表示,發達國家,如北歐等地的過敏症個案近年不斷上升,醫學界估計與當地人接觸的腸道細菌減少有關,誘發自身的免疫系統對外界產生過敏反應,令過敏症越來越多。
不少研究也證實,細菌不只是寄生腸道,還會發揮其他作用,其中腸道細菌的多寡、不同菌種的組合,都影響人體的患病風險。「有啲腸道細菌會保護身體、或令人容易啲有某種疾病,例如過敏症、肥胖、糖尿病,甚至生癌等」。
比利時曾有研究指人體的腸道菌種越少,越容易引發糖尿病等代謝問題。肥胖人士如腸道菌種較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相對提高。

厚壁菌是致肥元凶

一項台灣研究則發現,腸道內的「厚壁菌」是致肥元凶,其數量越多,肥胖風險就越高。原來厚壁菌可以促進脂肪分解,令腸道吸收更多脂肪,從而引起肥胖問題。
《蘋果》記者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