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筆記:團隊冠軍 救贖籃球 - 仙道彬

賽後筆記:團隊冠軍 救贖籃球 - 仙道彬

上屆距離總冠軍不過數秒,ESPN分析,當時捧盃機會率達99.3%,最後卻隨阿倫的一記3分由天堂跌落地獄。作為馬刺fans,這一年間聽得最多的,就是「好唔抵」3個字。不是每一次錯誤都有機會補償,爵士在98年總決賽兩連敗的心碎面孔仍是不少球迷的集體回憶,幸好這一次馬刺沒有再讓冠軍溜走,也藉出色團隊合作,讓籃球得到救贖。
復仇鬥志充分體現在第3戰起的比賽上面,連續兩場客仗大勝,關鍵的第5戰回師主場,馬刺專注力比任何一場更集中,開賽落後20分對這支百勝雄師不過是小菜一碟,不斷走位單擋加上選擇最好的出手時機,不讓熱火有絲毫幻想;第6戰不需再打,不用再回到傷心地,在聖安東尼奧封王,是對一班死忠球迷最好的禮物。
要在AT&T中心再次聽到《We are the Champions》絕不容易。在網路盛行,個個看住電話等whatsapp回覆多過3秒也嫌慢的世代,像馬刺等小市場球隊,必須在選秀、交易、用人一步也不能錯,花上三五七年,才能抗衡揮金如土的湖人、熱火或網隊。據講,安東尼已決定跳出合約,隨時加盟熱火組成03黃金一代的4巨頭,當求勝簡單得開張支票就能做到,也難怪熱火球迷看到「愛隊」落敗,就急不及待狂噓及離場。
所以馬刺能夠靠着團隊和耐性贏得第5座總冠軍,不止是對籃球的救贖,也是對速食文化無聲卻嚴厲的批判。薪火相傳,當總決賽MVP由僅22歲的尼納特高舉,當鄧肯(右)與大衛羅賓遜(左)如03年般緊緊相擁,當99年的正選控衞艾菲利莊遜抱住柏加,當艾利略和舊帥普波域治擊掌,你會明白,馬刺由始至終都用同一套籃球理念,以團隊至上的精神,以耐心一手一腳讓幼苗成長,才換來球隊橫跨3個decade的5次總冠軍。
在父親節當天捧起奧拜恩獎盃,是對教練普波域治最大的讚美。就算比賽末段占士被換下場,馬刺勝利早就到手,嚴帥依舊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由96年至今,普帥在馬刺掌帥18季,與鄧肯一同把球隊打造成北美、甚至全世界最成功的球隊。沒有嚴父護蔭和鐵面律法,鄧肯、柏加、史必利達和尼納特的羽翼不可能豐盛若此。
馬刺更衣室門外,掛有Jacob Riis的名句,大意是最後能劈開磐石,全因之前不懈努力而來,這最能刻劃出銀黑兵團的精神。能夠從上季心碎落敗中捲土重來,正因他們明白為山九仞,不可功虧一簣,才於失敗處起身步步走來,堅持到最後一刻。今次總冠軍,絕對比前4次都要來得珍貴,因當中滲滿復仇的淚水,與及收穫的喜悅。文:仙道彬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