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本港有近一萬名骨髓捐贈者登記,據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表示,每年接獲約200宗本地無血緣骨髓配對申請,成功配對及進行移植約35至40宗。
無血緣配對率為五千分之一
患者大多在大中華區包括香港、內地及台灣覓得脗合骨髓,其餘則在亞洲甚至各地尋找。直至去年為止,共有七名本地患者在韓國覓得骨髓移植。
香港血癌基金副會長兼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梁憲孫指出,無血緣骨髓配對機率約為五千分之一,本港每年約有200至300人患上血癌,約50至60名病人須進行骨髓移植,超過一半患者可覓得脗合骨髓。除本地外,台灣約有30至40萬人登記骨髓捐贈,內地則有過百萬人,「喺德國、美國(骨髓庫)有時都搵到啱用」。
若接受海外骨髓捐贈,本港醫護人員會直接到當地取回,病人則要支付當地骨髓化驗及運送等費用,亞洲地區收費約10多萬元,非亞洲地區更貴,有需要人士可向撒瑪利亞基金申請資助。梁醫生又指,初步覓得合適骨髓後,仍須進行覆檢及體檢,一般需時兩至三個月才有結果,成功移植後,視乎骨髓脗合度及病人體質,也有10至30%因排斥而死亡。
【622公投 我撐普選】 毅行直播
流動版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