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軍在前年全面撤出後已長期受國際新聞媒體冷待的伊拉克近幾天忽然又成了全球焦點。
《經濟學人》就以伊拉克亂局作封面故事,認為近期先後攻佔第二大城市Mosul及薩達姆故鄉Tikrit的遜尼派民兵是一支比阿蓋達更可怕的部隊,嚴重威脅伊拉克及鄰近國家的安全與穩定。《經濟學人》還算舊賬,批評美國全面撤出伊拉克的決定不智,令遜尼派民兵有機可乘。
的確,伊拉克近期的危機,特別是遜尼派民兵連番得利,已直接威脅巴格達馬利基政權的存亡,伊拉克也有可能陷於全面內戰。只是,局勢如此急劇變化大概怨不了誰,怪在美國頭上也只是慣性拿美國當出氣袋而已。
只要看看伊拉克政府軍及警察在Mosul陷落時的表現就不難明白這個政府是如何不濟。中國有一句叫「棄甲曳兵」的成語,就是伊拉克軍警的寫照。
據外電報道,當遜尼派民兵挺進Mosul時,政府軍及警察二話不說就放下武器逃走,連抵抗意欲也沒有;部份軍警更趕緊把身上軍服脫下,改穿平民衣服混在逃亡的居民堆中離開。軍隊是政府的主要權力象徵及主政工具,在伊拉克享有的待遇也不差。連他們也趕緊離開,不願替政府效力,馬利基政權之脆弱不堪已清楚可見,失敗實在不能怪罪在其他人頭上。
不過,伊拉克這個爛攤子也委實不易處理,當年薩達姆用赤裸裸的暴力及大量秘密警察鎮壓不同部落、種族,才勉強令伊拉克不致四分五裂,維持國家統一。今時今日,不管誰上台掌權,都不可能用類似的手段,也沒有軍事、政治本錢把遜尼派、什葉派、庫爾德人的分歧磨平,令他們的部族分界消失。既然原來的教派、部落矛盾化解不了,內部爭鬥以至內戰將會成為不能避免的事,難有根本解決的方法。
正如歷史學家Bernard Lewis一再指出,伊拉克本就是一個在地圖上勉強拼湊出來的國家,北邊跟敍利亞接壤的地方主要是庫爾德人,人數不少,在伊拉克是邊緣社群,向來受壓迫,無法融入伊拉克政治主流。遜尼派回教徒佔人口大約三至四成,勢力範圍主要在中、北部。薩達姆時代,他們形同管治階層,是支持獨裁者的主力。南部什葉派部族佔人口過半,以往常受壓迫。薩達姆倒台加上引入選舉後,他們勢力抬頭,馬利基正是什葉派的代表,主政以來也大力為什葉派部族爭取好處,「照顧」他們的頭目,對遜尼派則打壓有加。當年結下的舊恨加上近幾年的新仇,伊拉克想要平靜、穩定下來,實在不可能。
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進軍伊拉克十年,花掉超過7,000億美元,賠上過千美軍性命後,已經學乖了,知道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無補於事,只能勉強令種族、部落矛盾不爆煲,推遲正式內戰,卻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此所以近幾天,美國政府從總統到官員都堅持一個訊息:不會派美軍地面部隊到伊拉克,當地的事要當地人解決。
部族爭鬥、戰爭本來就是中東的政治死結,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又不肯再插手。伊拉克再次政治真空,因此而成為極端組織、恐怖組織溫床委實大有可能,對地區及全球安全的威脅不容低估。
盧峯
資深傳媒人
【622公投 我撐普選】 毅行直播
流動版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