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發電場 信義光能擴產能 CEO:太陽能成本趨下降

加快建發電場 信義光能擴產能 
CEO:太陽能成本趨下降

【本報訊】去年由信義玻璃(868)分拆出來的信義光能(968),正興建兩個位於安徽省發電場,發電能力約250兆瓦,預計最快8月竣工。年內冀展開於福建省建設30兆瓦的發電場,另一個70兆瓦則待當局批准才建設。管理層表示,正與其他省份洽談建設發電場。
記者:郭曉琳

信義光能於安徽省蕪湖及金寨興建太陽能發電場,透過電網配電售予政府。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CEO)李友倩指,太陽能發電行業正呈現成本持續下降的趨勢,由於經營管理較簡單,投資成本為一次性,資本開支主要用於購買太陽能板,及後的營運成本少。
在環境及資源限制下,傳統發電如:煤、油及天然氣,人力成本見上升趨勢。相比之下,太陽能發電有發展潛力。若政府持續承諾回購發電場20年電力,太陽能發電的回報將更穩定,免去同業競爭。根據行業資料,太陽能發電的回報約50%,投資可於5至10年回本。
李友倩指,一個發電場可用25年,公司會因應市場需求及價格而考慮出售發電場。目前正與其他省份洽談建設發電場,惟不考慮在農地發展。

玻璃業已過最艱難時期

對於歐美對中國光伏產品收取反補貼稅,李友倩指出口關稅加上相關稅率達三成,對公司造成負面影響,惟產品主要內銷,實際影響不大。公司雖拓展中下游業務,但他表示公司不考慮生產太陽能組件,避免與現時的太陽能玻璃客戶帶來競爭,影響雙方關係。提及公司毛利率自2010年大幅下降,而2013年則較2012年上升13%達30.1%,較2010年的51.5%仍有一段距離。李友倩認為玻璃製造行業已渡過最艱難時候,但相信過去「一窩蜂熱潮」過後,經歷低潮及行業淘汰後,會平穩發展。公司正擴展太陽能玻璃生產設施,年內將有兩條新增生產線,提供1,800噸日產能。
母公司信義玻璃日前發盈警,其中一個原因為浮法玻璃於今年第二季度面臨艱難的市場環境,管理層表示,浮法玻璃目前仍有經營壓力。由於集團集中在中國經營業務,交易主要以人民幣及美元計值及結算,受人民幣與港元或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滙率波動影響業績。

【622公投 我撐普選】 毅行直播
流動版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