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政府在文化事業上經費充裕,文博單位能經常從世界各地借來重要藝術品展覽,讓雅好書畫一族得飽眼福、長見識。有關文博人員,其敬業樂業精神,令人欽佩。
月前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白石造化/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展」。筆者攜女兒與黃黑蠻兄嫂專程過海參觀。過去也曾去北京畫院,參觀該院所藏的齊白石畫展,但當時匆忙,兼且參觀環境不佳,這回澳門展場寬落,環境靜穆,可以慢慢的反覆看。偶爾也與黑蠻兄商量,可以容與留連,疑義共析。
人物畫中有一幅《鍾馗圖》,是小鬼幫鍾馗搔癢,左上題:「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汝在皮毛外,焉知我痛癢。」可見老人的幽默。此畫嘗見同構圖者,題有上款「治園將軍」(即抗日名將王瓚緒)。而此幅題「白石自造稿畫第二回」。
又有一幅《老當益壯》,畫一鬚眉皆白老翁,伸直左手舉起拐棍,顯示其老而彌壯。題句云:「老當益壯,三百石印富翁齊璜,依樣再三無厭。」此畫是白石喜歡畫的題材之一,嘗見過好幾件。
齊白石自號「三百石印富翁」,似自誇其刻印之多或藏石之富。白石自稱其藝事排次為:詩第一,篆刻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這次展出齊白石篆刻百五十方至精之作,是最大特色。其布置陳列甚專業,原石矗立在玻璃片上,底部斜放鏡子可以清晰展示印面,另有平放的鈐印和邊款拓本,這對雅好篆刻之士,功莫大焉。主事者陳浩星總館長係西泠印社中人,故對篆刻一環相當重視。有讀兩方印:「吾畫遍行天下,偽造居多」、「有眼應識真偽」,盱衡藝界,聯系印文,令人感慨。
亦有疑似偽跡者。在用筆、用墨、皺擦、點苔、設色,題字,都與齊白石有一定距離。或有人認為這批書畫都是齊白石死後捐獻歸公的,怎麼可能雜廁偽作呢。記得一九九○年,拙編《名家翰墨》月刊擬印齊白石專號,當時啟老(功)告誡過不要用北京畫院的。我問為什麼?啟老說,齊白石死了之後,他家裏的書畫全部歸公,連同許多他兒子的作品一齊混雜在一起搬走,不容易分辨。這回看到實物,才覺得啟老當年所言,是信而有徵。
【622公投 我撐普選】 毅行直播
流動版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