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跑步雜誌,一篇文章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爬人頭的時候,應否給予鼓勵?我即時反應是,當然不應該。一幕幾年前回憶,立即湧進腦海,場合是渣馬,但記不起是哪一條隧道或橋,突然間有一龐然巨物從我身邊越過,當時我已跑到頭暈眼花,被這件怪物嚇一跳,看清楚原來是一條鯊魚。鯊魚越過我時說一句:加油呀!
人家着住一件鯊魚服飾,又重又熱,我不能想像自己可以負這麽重磅跑馬拉松。然而,人家跑得輕鬆,話過就過,這句「加油」本是打氣,但這剎那我覺得是一種打擊,我的鬥志跌至谷底,因為鯊魚跑得快過我。
後來在終點又見到鯊魚,不只一條,成群鯊魚談笑風生,我留意到其中一條是長跑高手羅楚健。原來這些鯊魚不是普通人,羅楚健負磅跑得快過我,正路也,我個心即刻舒服晒,可惜,跑完才知道。我安慰自己,剛才被鯊魚打擊鬥志,時間最少慢了五分鐘,因此,這年成績應調低五分鐘。
這次經驗很深刻,所以我很在意爬人頭時,應否說加油這課題。被人家爬頭,心情不期然不好受,假如爬頭者面容輕鬆,令自己更加無地自容。試想像爬頭者是一個大肥佬,或身高五呎差一吋,或是一條鯊魚……夠了,我自尊心已完全崩潰,還要來一句「加油」,不用吧?
跑步者喜歡聽到「加油」這些打氣話,不過是來自兩旁觀眾。觀眾跟爬頭者的分別,是觀眾沒落場跑,身分不同,爬頭者是同場參與者,所謂打氣,可視作是奚落和挑釁?最慘是被挑釁後無力還手。或者,有人會認為我太胡思亂想,但我真的是這樣想,而且肯定我不是唯一一個這樣想。
另一派人支持打氣,因為馬拉松是一件眾樂樂的事,除了極少數參賽者,大部分跑手不是跟其他人競爭。跑步者硬要找出對手的話,對手是自己的期望。因此,其他人不是敵人,而是一起在做同一件事的同路人,而且這件事毫不容易,大家應該互相欣賞,互相扶持。打氣是一種禮貌,代表跑步者之間的心靈相通。
有些跑步者或有一些關於打氣的正面回憶,例如跑到中後段,士氣急降,體力下降得更厲害,一個善意的笑容,一份友善的關懷,可化為一時的動力。當跑步者覺得萬念俱灰,陌生人忽然的友善行為,可把跑步者從深淵拯救出來。一個純粹友善行為,不可能構成惡意。
至於我,可能是「躁底」,我不贊成為同場跑步者打氣,跑步者已經好辛苦,不需要陌生人提點。至於鯊魚和其他動物,可能內藏跑步高人,不要被牠們誤導。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pple/index/15537406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