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屆79歲的葉伯,肩上重擔背了49年,窮一生努力照顧中度智障、智力只得六歲的兒子志和。志和年輕時很「百厭」,經常走失,試過被貨車撞斷腳入院,數個月沒有消息,令葉伯心驚膽跳;亦曾在青山醫院逃走,在街頭小便被捕。葉伯沒怨言,頻說「(志和)𠵱家乖咗好多喇,唔辛苦」,但他坦言政府如有津貼,他或太太可輪流留在家照顧兒子,或能避免兒子遇險。
因工作難看實智障兒子
志和不擅辭令,但不時拉着記者,熱情分享他最愛的電影,又嚷着要記者幫他拍照,似小孩般天真瀾漫。如葉伯所言,接觸過志和便知他沒惡意。可惜並非所有人都包容,如在街頭小便那次,目擊的女教師二話不說報警,警察也形式化地落口供,把他送上法庭。事隔多年,葉伯已釋懷,「唔可以怪人,佢真係做錯」。
葉伯要時刻「睇實」志和,他說八十年代最辛苦,他和太太當時是魚販,由清晨起工作至晚上8時,風雨不改帶同兒子開檔,「佢好活躍,睇漏眼就走咗去」。1993年志和獲派院舍宿位,行為漸改善,不再出走,也甚少發脾氣。志和現可自行洗澡和吃飯,葉伯自言「舒服咗好多」。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不少智障人士及嚴重殘疾人士須24小時貼身照顧,家人或因此辭去工作,心理及經濟均承受極大壓力,促政府推「照顧者津貼」,肯定照顧者的貢獻及舒緩壓力。
【622公投 我撐普選】 毅行直播
流動版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