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試了韓國總領事夫人李京淑平日用來招待賓客的宴客菜,味蕾還留下那陣難忘的美味。這次她更跟我說,要把最能代表韓國民族口味的家鄉菜公諸同好。如果試味結果滿意,還會加入新一輪的官邸宴客菜單中。至於甚麼菜式會得到全韓國上下的歡心,就連領事夫人離鄉別井時仍念念不忘?那便要看她的示範了。
記者:謝翠玲
攝影:黃子偉
李京淑
韓國駐港總領事夫人,隨丈夫趙鏞天來港一年半,育有一子一女。擅長下廚,經常統籌領事館的宴客飲食。
初次探訪兩層洋房式的韓國總領事官邸,沒想到跑馬地原來還有這恍如山中一角的幽靜地。進屋時少不免一陣緊張,只敢隨着領事夫人李京淑的腳步。穿過裝修典雅的長形飯廳,可看到屋外的大片青草地庭院,安靜寧謐,然後徐徐步進純白的廚房。
領事夫人家鄉在慶州,曾是古代新羅王國首都金城市,現為大韓民國慶尚北道區城市,以豬肉菜式聞名。總領事趙鏞天的家鄉則是舒川,是忠清南道區的一個郡,盛產海鮮。然而問起領事夫人有關家鄉菜的想法,她卻不打算煮丈夫或自己的家鄉菜。她對家鄉菜的概念是較宏觀的韓國人家鄉味道。我聽罷呆了一呆,宏觀的家鄉味?願聞其詳。她說:「以前還有較明顯的家鄉地域區分,但現在都不太在意其分別,大家煮的味道都差不多。」其實對於長年不在國內的韓國人,能勾起他們集體回憶的味道,便是最美味的家鄉菜。
勾起回憶的辣炒年糕
辣炒年糕便是其中一樣最能鎖住韓國人脾胃的家鄉菜。在從前物質不豐富的年代,以純白米製成的年糕是宮廷養生食品,原本不辣的。年糕之美味,很快便流傳至民間。由於純白米做的年糕成本貴,現時大部份路邊店用的都混入米粉和麥粉,而口味都是辣的。由清淡的養生食品變成香辣的小食,原來這是年糕流落民間後,因應百姓口味作出的演變。這惹味微甜的炒年糕,是很多大人小孩的回憶。領事夫人說:「從前在學校前的小店,都有炒年糕出售。又辣又香,作為下午茶和消夜孩子就最喜歡。」離家出國,不可隨時下樓買辣炒年糕,便只能自製。既然自己在家中做,領事夫人就作出改良,用料更細緻。「家裏吃當然用米成份重的年糕,而且一定要熬海帶或海蜓湯底來煮。」我一直以為韓式炒年糕跟上海炒年糕做法差不多,但原來韓式的是以辣湯慢慢熬煮成汁,所以吃起來才入味煙韌,更帶有淡淡鮮味,難怪領事先生吃個不停。
沒有果醬的果醬雞
名字或令人誤會,果醬雞其實並沒有加入果醬,指的是像果醬般酸甜的味道,也就是現在最流行的韓式炸雞。領事夫人說:「從前家裏做是用全雞的,我的子女抓起雞件便吃,現在用來宴客才改成去骨小粒。」說起雞肉做的菜式,原來是五十多年前韓國外母招待女婿的上菜。「韓國有個說法,女婿是『一百年客人』,所以要好好招待。」但對於媽媽輩,招呼兒女的胃口更重要。香口的炸雞拌上甜甜醬汁,既是小孩零食,也是丈夫下啤酒的良伴。從小吃到大,如果這也不算充滿回憶的家鄉味道,那還可以吃甚麼?居港的韓國人吃炸雞,也許都是暗藏這樣的回味吧。
七台雪櫃 一台泡菜專用
由於經常有宴客活動,官邸廚房使用率甚高,最多的電器就是雪櫃。七台雪櫃,每台都有不同的功能,領事夫人破例讓我們窺探部份最主要的雪櫃內容。
辣炒年糕
材料
韓式白年糕 1包
韓式魚片 4塊
烚熟雞蛋 4隻
醬汁
韓式辣椒醬 4湯匙
糖稀 2湯匙
砂糖 1湯匙
海蜓或海帶湯 3杯
蒜頭(剁茸) 1粒
做法
貼士
製作海蜓或海帶湯,先把海蜓或海帶浸泡至軟身,並下鍋煮熱至出味,隔出湯底備用。海水的鹹鮮令年糕帶有陣陣鮮味。
果醬雞
材料
雞腿肉 2公斤
木薯粉 適量
醃料
洋葱汁 7湯匙
生薑汁 2湯匙
韓國燒酒 1湯匙
胡椒粉 適量
鹽 適量
醬汁
韓式醬油 7湯匙
韓式辣椒醬 7湯匙
韓國燒酒 8湯匙
糖稀 2湯匙
蜂蜜 3湯匙
芝麻油 4湯匙
水 8湯匙
糖 7湯匙
蒜頭 4粒
生薑 8片
做法
貼士
雞肉先以細火炸熟撈起,再以大火翻炸,一炸即撈起,做到外脆內嫩效果。
韓國地道食材推介
(a)大昌食品 將軍澳景嶺路8號都會駅二樓35號舖
(b)新世界韓式食品 尖沙嘴金巴利街5號地舖
【622公投 我撐普選】 毅行直播
流動版網頁︰ http://622popvot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