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風流才子遇上古典美人,畫面充滿戲劇性。
往日唇槍舌劍光明頂的陶傑,魂不附體,坐在鞏俐跟前的陶傑變得油腔滑調,逗得鞏小姐心花怒放,而伊人的一顰一笑,牽動陶傑的思緒,對話間,你追我逐,我拉你扯,話題由電影,談到歷史,然後訴說未來,一切由《歸來》出發。
撰文:楊潔雯
【談電影】
一切準備就緒,陶傑自度開場白,給嚇了一跳。
陶傑:陶
鞏俐:鞏
陶:今天看到鞏小姐,她在《歸來》電影,真嚇了一跳,判若兩人,這個畫中天仙又回來了。看《歸來》的時候,想起我16歲時候的媽,落差這麼大,看《歸來》就像現在的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現在鞏俐,又像十年前的姬拉麗莉(Keira Knightley),外表的落差,是怎麼回事?
鞏:作為一個演員,我們的責任、專業,就是塑造人物,我希望接每一個電影的時候,跟導演,還有我的化妝師、造型師講,希望在鏡子裏面不要看到鞏俐,看到是馮婉喻,是秋菊,看到是《大紅燈籠》的頌蓮,這是最基本,外表對我自己的一個成功。
陶:亞洲演員明星,演來演去都是自己,好怕形象壞掉,不要說華語片,荷李活湯告魯斯(Tom Cruise),怕下一部電影不帥哥,怎麼辦,你有這個包袱嗎?
鞏:我覺得我的觀眾群,他們喜歡我,就因為喜歡我的角色,不是喜歡鞏俐,他並不了解鞏俐是甚麼回事,他喜歡我是因為喜歡我塑造的人物,所以我一直沒有這個擔心,我演甚麼好的壞的,老的醜的,沒關係,那是人物。
陶:鞏俐在我們觀眾眼裏,是千面的,在荷李活跟《秋菊打官司》的又是另一個人,這個是演員最高的境界。除了這個年紀,還要把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那種氣氛、那種恐懼,後來失憶,層次分明,這部電影對你的挑戰,是從影以來最大的,是不是?
鞏:應該是挑戰了一個極限,開始時覺得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因為這個劇本給我的東西不是很多,百分之七十是失憶的一段,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是中國的一場浩劫,我們家裏也經歷了,我爸爸媽媽都是老師,哥哥姐姐全去農村,上山下鄉,家裏很空,以前在山東濟南,看過很多資料,演過《活著》這樣的經歷,導演給我一個月時間,讓我體驗生活,去了一個叫北京太陽公老人院,每天去看病人,跟他們的家屬,還有一個中國很出名的導演黃蜀芹,我跟她拍了《畫魂》,她也得了這個病,我去上海療養院看她,她打扮得非常漂亮,就像馮婉喻一樣,在這個角色裏面看到很多黃蜀芹老師的影子,通過這些體驗生活,我覺得慢慢這個人物長在我身上,我記得Woody(活地阿倫)有一句話說:「一個好演員,不要去試演好一個角色,一定要成為這個角色,在你的表演過程中,成為這個角色。」說起來,挺容易的,真正成為這個角色很難。
陶:很多人成為角色以後,跑不出來。就像荷李活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瘋瘋癲癲,你這個角色走進去,你怎樣出來?是個很悲哀的角色。
鞏:他們的故事是溫情中的悲哀吧!病人是不太知道,活在他們的世界裏挺快樂,對方是非常難受,我覺得世界上是有這樣一個女人,就是馮婉喻,她知道我會將她的故事講給全世界人聽,所以我一直覺得她在我身邊,在我扮演的時候,在同一個空間,由我去表達,有時候我經常會聽到一個聲音說。
陶:就像鬼上身?
鞏:不是鬼上身那麼嚴重,聽到有一個聲音,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個故事,把她的命運講給大家聽,不管是悲傷,還是快樂的。
【談歷史】
喻為演技爐火純青的奧斯卡女主角梅麗史翠普,到英國新一代美艷女星姬拉麗莉,陶傑的書包拋到半空,鞏俐聽得高興,話題順利進入歷史科,他們談到文化大革命。
陶:以前看了這麼多鞏小姐的電影,除了漂亮、有魅力,明星之外,還是演員,這個戲以後,她是藝術家,張導演(張藝謀)把這個戲弄出來,我又看到《活著》這個時候,張導演回來了,曾經滄海,裏頭的電影參差不齊,這個戲,是給我們有靈魂的人,有記憶的中國人看,我很好奇,文革爆發的時候,才一兩歲,1976年文革結束,你應該11歲,你記不記得這個氣氛?
鞏:很記得,我記得媽媽經常演出打腰鼓,當時不太明白,為甚麼不用上課,每天都在休息,還可以看很多節目,非常快樂,都是鼓舞人心的節目,當時我很不了解姐姐跟哥哥去哪,回來之後感覺就是不認識,跟哥哥姐姐差時間很遠,比我大15歲,所以哥哥去看這片子,感受特別深,這戲就是叫我們不要忘記這個傷痕。
陶:這戲有個正看點,就是抓人,張大導將恐怖感完全拍得出來,剪接是殺死人,年輕人當警匪片,開玩笑,怎麼不開槍呀!那時候不開槍比開槍恐怖,全民皆警,耳朵都豎起來,眼睛都亮亮了,太可怕,希望不會歷史重演。
鞏:不會重演這個歷史,太可怕,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的。
【談張導】
從影26年,鞏俐對中國電影付出很多,貢獻也不少,拍出優質的電影,推動中國電影文化,藉此提升中國藝術素質,是陶傑的盼望,是鞏俐的理想。
陶:《歸來》對電影創作自由,又多了一分的信心,要繼續下去,更重要是對中國的文藝片種,華語電影在中國有人擔心越來越低素質,現在這部電影大家都想它賣座,因為這是有靈魂的中國電影,不是嘻嘻哈哈的商業片,這一代看iPhone低頭族,老是要看俊男美女,愛情、動作,希望迎來一個電影文藝復興,荷李活,除了3D動作大片,還有一些言之有物的人情文藝小品,全國都搞那種低級趣味,這國家完蛋了,對不對?
鞏:對對對,我覺得人的素質,需要提高,國家的觀眾素質也需要提高、需要營養。所以我們就慢慢來。
陶:你這演藝生命不要這麼快就結束,你看梅麗史翠普、愛瑪湯遜(Emma Thompson)、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海倫美雲(Helen Mirren)演到六十多歲,還能當主角,把這文化延續下去,不要看來看去都是整過容的,是假的。最後,希望張導演堅持下去,希望鞏小姐能堅持下去,給我們中國電影在國際上多爭點面子!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